:::主要內容區

高效隔離環境之草莓健康種苗生產簡介

文/ 農業試驗所 張定霖 ‧ 李裕娟 ‧ 張宏光

一 、前言

  臺灣草莓的栽培產區主要分布於苗栗縣、新竹縣及南投縣, 2014 年之栽培面積為 497 公頃,苗栗大湖鄉及獅潭鄉為主要栽培鄉鎮。依據田間栽培植株密度統計,每公頃之種苗需求量介於 4 萬 5 千至 5 萬苗,立體栽培每公頃可達 9 萬苗以上,因此以田間慣行栽培種苗需求量推估,臺灣草莓種苗之需求量達 2,400 萬苗以上。

  根據農糧署 2012 年之統計,目前輔導設置高架育苗,以穴植管和盆苗的方式生產種苗設施已達 14.12 公頃,生產草莓健康種苗約 980 萬苗,約佔總需苗量之 40% 。目前採用高架方式生產,相較於傳統田間生產模式,種苗品質已顯著改善,但生產模式仍屬於開放空間生產。從健康種苗生產環境而言,近年來產業環境受極端氣候影響已愈趨嚴重,因此發展保護隔離設施生產健康種苗已是未來趨勢。

二、草莓種苗生產之現況

  每年草莓育苗適期通常自 4 月至 10 月,時間長達 6 個月以上,傳統田間育苗模式受走莖分布影響植株密度過高,同時因開放式育苗環境控制不易,常造成病蟲害管理困難,所生產之種苗植株細弱、根系不良,定植本田後幼苗成活率低下,管理成本相對提高。雖然育苗方式已朝高架化穴植管或盆苗育苗方向發展,但仍屬於開放空間育苗,依然無法解決水源、介質及環境傳播之病蟲害等問題。利用組織培養技術生產無病毒種苗已廣泛應用於草莓健康種苗母本的生產,然而草莓組織培養之原原種苗具有類似幼年期性,必須在隔離保護良好環境下培育二至三季,其生產的子苗才能穩定供應量產栽培利用。為此本會農業試驗所(以下簡稱農試所)自 102 年起進行高效隔離環境建立研究,利用草莓桃園 1 號(豐香)、桃園 3 號、幸玉、北玉、臺農 1 號、福羽、芳玉、麗紅、 Tristar 、 Tufta 、 Earliglo 、 A-7 、 Faveffe 、 MF-2 、 Solana 及 Jan-76 等草莓品種(系)組織培養苗為供試材料模擬量產試作,期能建立一套經濟有效之草莓健康種苗生產體系供產業利用。

三、高效隔離環境健康種苗生產系統建構

  為了有效隔離環境中的病蟲害因子,農試所發展出高效隔離環境健康種苗生產系統策略,高效隔離環境的概念在於整合健康種原植株、水質淨化處理、介質滅菌處理、高密度隔離空間及人員管制措施關鍵節點,期建置一套草莓育苗生產運作體系,達到健康種苗育成目的。

  1. 草莓健康種原養分管理:
      草莓健康母株養分以氮磷鉀比值 1 : 1 : 1 之液態肥料供給滴灌健康母株,種苗可以 1,000 倍液態肥料噴灌供給。酸鹼值維持 5.8-6.5 ,飽和鹽基濃度控制在 0.9+0.2 。除非必要不任意提高氮肥使用量,以維持種苗強健,避免植株過度肥大。走莖子苗密度以維持在每平方公尺 96 苗以下為宜,每分地高架穴植管或盆苗產量約可達 6 萬至 7 萬 2 千株。
  2. 水質淨化處理:
      草莓之青枯病、萎凋病、立枯絲核菌、白絹病及葉芽線蟲等病害易經由灌溉水源及土壤傳播,因此水質淨化是育成健康種苗的關鍵因素。採用逆滲透水做為灌溉及養分調節用水,配合養液滴灌,具有防疫之實質效益。
  3. 介質滅菌處理:
      為了避免上述土傳性病害之傳播,使用之介質應先以 121 ℃高壓滅菌處理。本系統顧及農村人口老化現實,結合菇類裝填機,將介質單一太空包使用量設定為 1.2 公斤,達到輕量化、省工化,便於利用菇類太空包高壓滅菌處理,可供健康種原母株獨立隔離管理,避免系統性病蟲害蔓延及罹病植株清除。
  4. 量產溫室環境隔離:
      為有效防治健康種苗量產之夜蛾類、蚜蟲、粉蝨及薊馬危害,本系統全溫室採用 100 網目以上之防蟲網,配合自動化開頂溫室及正壓送風系統,達到高效環境隔離目的。本結構整合下列系統及次元部件:
      (1) 自動控制開頂溫室設施:溫室採用開頂型式,垂直對流使上升氣流增加達到排熱降溫目的,同時濕度因垂直對流增加,也下降 10-20 %幅度。開頂溫室經自動控制,使室內日平均溫室與室外相近,相對有效減少夏季熱累積問題。(2) 正壓送風降溫輔助系統:本次元部件包括多元隔離關鍵濾材(可結合降溫水牆)、正壓送風管路及外遮陰系統之自動控制部件介面整合研發等,均能有效提高開頂溫室降溫效率。(3)溫室通道:健康種苗量產系統之疫病蟲害防治,人員及材料進出為重要管制項目,本系統之通道採用三道門禁並輔以正壓送風通道,制動感應高效隔離量產環境之管理。
  5. 草莓病蟲害監測管理:
      (1) 健康種原母株管理:草莓健康種原組織培養母瓶建立前必須經檢查山芥菜嵌紋病毒病( ArMV )、草莓潛伏輪狀病毒( SLRSV )、草莓輕度黃色葉緣病毒( SMYEV )及青枯病等項目,並做好炭疽病、白粉病及萎凋病等檢查及預措處理,以確保種苗無帶有病源。移植於栽培區之前的種苗,必須做預防性之檢查,避免任何病原帶入栽培區。(2) 病害防治管理:本系統之草莓育苗期間以施用非農藥防治資材防治如亞磷酸、乳化葵花油及 4-4 式波爾多液等為主,以達到農藥減量並維護操作人員安全之目的。(3) 害蟲監測防治管理:草莓健康種苗生產環境務求清潔,種植前必須徹底防治薊馬、粉蝨及葉蟎,並依植物保護手冊規範進行用藥防治,並於生產溫室內每 50 平方公尺懸掛 1 張黃色黏紙( 11x15cm ),定時回收及鏡檢黏板上害蟲發生種類及其數量。種植前之清潔防治是必要的措施,通常必須進行 3 至 4 次之處理以徹底撲滅薊馬、粉蝨及降低葉蟎數量,讓複雜蟲相單純化以利乳化葵花油或利用天敵防治。

四、高效隔離產程管理未來發展

  在開放空間環境下培育種苗易受到病蟲害危害,期望以開放環境生產無病蟲害之健康種苗猶如緣木求魚,尤其是茄瓜果類、草莓及百香果等種苗極易因育苗環境缺乏妥善隔離管控,而將媒介昆蟲、水源介質傳播之病原帶入本田或栽培設施,徒增病蟲害管理成本,影響農產品安全或造成產量損失。透過高效隔離環境健康種苗生產系統,將可能的病蟲害因子落實隔離管理,建構一個潔淨的育苗空間,生產出潔淨、無帶病原菌健康的種苗,供設施或田間栽培利用,將有效減少田間病蟲害管理作為,除了降低生產成本外,因本套系統的施作可降低生產者對農藥的依賴,才是根本解決農藥殘留所造成之食安問題,達到多方共贏局面。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5-19:1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