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灣農村生態保育新思維

文‧圖/水土保持局 陳明政‧莊皓雲

一、前言

  臺灣農村近年來在農村再生政策活化下,已慢慢脫離農村給人貧窮、破敗又毫無生氣的既有印象,更有許多農村成功轉型,成為國人旅遊漫活首選。享受農村生活方式,感受微風在耳邊低語、空氣在胸膛跳動,搭配在地生產‘尚青’的農產品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全方位農村體驗經濟正在這小小島嶼緩慢發酵,越陳越香。

  在越來越多年輕農民及新的火花在農村迸發後,新一代的想法也在萌芽,農村現在不單單只針對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產業的活化,更將視野擴大到生活周遭自然生態保育,漸漸體認到一個好的生活循環,並須仰賴溫暖的土壤、柔軟的風、嬉笑的水以及生活在這時空間的所有生命個體。人,無法獨活!如何去尋求農村發展及自然保育之間的平衡,將是農村再生下一個重要的議題。

二、以投資農村取代補貼農業

  長久以來臺灣的農業政策以補貼為主軸,不論是肥料補貼抑或是稻米保價收購政策,都以農民為弱勢的視角出發,然而經過數十年的補助結果看來,農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這樣的補助而更好;雖然補貼政策短時間內可以讓農民直接受惠,但將時間軸拉長後,農村建設卻被補貼政策排擠,造成農村基礎設施缺乏、產業動能不足、薪資水準低落因此導致人口外移及人口持續老化等社會問題,而政府又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及經費來維持農村最基本存在。

  新的價值源自於農村背後動人的故事,在臺灣的正中心,埔里:台灣茭白筍重鎮,過去為求產量最大化,過度施用化肥及農藥,使得茭白筍田裡除了福壽螺之外,什麼都不剩。然而就在一新社區發現幾乎在野外消失蹤影的臺灣特有種的台灣副細鯽,俗稱臺灣白魚後,一切開始有了改變。在水土保持局的支持下,彭國棟教授與青年筍農林宥岑將部分筍田開闢為臺灣白魚的避難池,讓僅存的白魚有喘息的空間,也帶動後續的白魚效應,因為友善環境耕作,安全健康的茭白筍總是供不應求;另外,在過去茭白筍產季集中,在產季高峰時,價格往往大幅下修,但利用政府投資的LED光照系統調節產季,使得筍價可以維持一定水準。

  為鼓勵鄰近白魚發現點位的農田減少施用農藥、化肥,讓附近的野溪或溝渠成為承載多樣生物的諾亞方舟。未來,將肥料價格補貼制度積極轉型成環境友善的綠色給付,以投資的角度將資金有效利用,讓全民可以持續性的獲得更大的利益,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及目標。

三、拯救消失的地平線─「炭鎖」農村

  105年初臺灣創下百年低溫,許多低海拔地區都降下白雪,電視新聞上都是遊客興奮賞雪的畫面,但卻鮮少有人注意到農業的損失,包含蓮霧、棗子、葡萄、高接梨、柑橘及草莓等都受到嚴重災損。此外,今年也是近年來高溫天數最多的一年。全球暖化,極端的氣候正在無時不刻影響你我的生活,臺灣是個海島國家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已經讓沿海許多良田被海水淹沒、鹽化而不利耕作,其中溫室氣體正是造成此嚴重後果的主因,在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便逐年攀升,因此在國際上已簽署數個替地球降溫的國際協議,包含1992年里約的地球高峰會、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及去年2015年舉辦的巴黎氣候協議等都是。

  為了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農村成為矚目的焦點之一,人類的存活需要大量種植作物,作物生長會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成醣類及澱粉。臺灣農業每年都會產生許多農業廢棄物,包含稻殼、落花生殼、玉米桿等等,以往大多以農業廢棄物形式處理,包含堆置、掩埋或直接焚燒,不僅花費金錢,對環境又是另一負擔。而「生物炭」可能是解決的方案之一,生物炭製作原理是利用高溫低氧的環境下,將作物殘體直接炭化,過程中雖有溫室氣體釋出,但大部分的固體會轉成炭的形式而將二氧化碳固定下來,之後再將生物炭施於耕地中,除了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同時對作物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助益,主要是因為炭的比表面積十分的大,一般而言每公克的炭的比表面積約為半個網球場大,而如此大的空間可以讓眾多的土壤微生物居住、繁衍,藉由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作物將更能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的養份,降低肥料使用量,使作物更加強健後,同時也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

  彰化埔鹽大有社區在農村再生的輔導下,建造生物炭爐製作生物炭,並將生物炭施用於有機水稻田中,理事長吳素秋表示在施用後水稻稻梗較強健,也不容易得到稻熱病,社區的稻米也因此命名為「金碳稻」並對外販售,社區利用金碳稻的高知名度推動社區深度文化導覽,農事體驗及社區風味餐等遊程吸引旅人到訪,創造更大的利益,並將所得回饋給在地居民,在大有社區,星期一到五都提供老人免費午餐,同時社區活動據點,也成為老人們彼此活動交流相互關懷的好所在。生物炭對於大有社區的意義決不僅止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或改良作物生長環境,它更是社區活化,人文關懷重新建構的基石。

  生物炭製作除了可以供給農的優良的肥料來源、降低碳排。同時也可能一種新型態農村與企業的合作模式,農村向國內高耗能產業行銷利用生物炭種植的蔬果,在企業購買農產品的同時也相當於向農村購買碳排分配量,一來可以讓農產銷售無虞,二來也有助於改善高耗能產業的社會形象,這無疑不是綠色給付雙贏的好作法。

圖5 生物炭,有機物質永續利用的循環概念
生物炭,有機物質永續利用的循環概念

食的安全─對環境友善的農業生產模式

  食安在台灣幾乎已經變成每天須要面對的課題,大致上可以分為黑心食品添加物及糧食生產藥物濫用兩類,黑心食品添加物是利之所趨而糧食生產藥物濫用有時候卻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是因為在數十年慣行農法的施作下,耕地環境已經失衡,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減少、少了分解者,一些小型昆蟲及蚯蚓的數量也會大為減少,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衰退,每逢大雨土壤中的養分會被大量淋失掉,所以農民需要額外購買大量肥料來保持一定的生產量,購買昂貴的農藥來消滅因食物鏈失衡而大量發生的害蟲,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過量的農藥化肥量藉由生物累積效應,最終堆積在國人身上,造成生理及心靈重大為害。

  也因為食安問題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及實際耕作的農民也開始投入對環境友善的農業生產模式,如與野生動物共存的綠保田系統,為了保育特定物種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而在特定物種的保護下,屏蔽了那農地上生存的所有生命;又如源自韓國的自然農業,以在地微生物的力量,提高土壤本身保肥力,同時使作物強健,加強吸收能力,同時搭配牲畜的畜養以農業廢棄物餵養,並以牲畜糞便持續活化土壤增加肥力,形成一個循環的農業系統,取代單方面從農地擷取資源的慣行農法。這些作法都抱持著同樣信念:世上萬物都有生存的權利,而唯有尊重自然生態,環境才能永續,也才能生產出質優且充滿愛的食物。

  一項友善農業的復興正在台北石門的嵩山社區展開,社區理事長整理了荒廢數十年的水梯田,號召原本打算就像水梯田般凋零的老農們,組成了“千歲米穀東”以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減用肥料,並以古老方式捕抓害蟲取代施用農藥,雖然辛苦,卻也讓我們省思,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得來不易,應該更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嵩山社區同時舉辦了插秧種稻及收割體驗營,邀請學童共同參與,不只將耕作的技巧傳承,更珍貴的是在實際的操作下,學童可以深刻的了解到食物的珍貴,在心中埋下珍惜食物的種子。另外一個例子是,雲林程海社區的綠保紅蘿蔔,許多人都害怕紅蘿蔔,因為她那與生俱來令人不悅的土腥味,然而在程海社區的這片不施用農藥的紅蘿蔔,你只會聞到泥土的芳香、聽見蟾蜍在歌唱,還會被突然出現的蛇下一大跳。程海的紅蘿蔔沒有腥味,甚至可以直接榨汁,除了品種之外農夫用愛仔細照顧才是紅蘿蔔健康美味的秘密。

  以環境友善的農業模式生產所付出的心力往往是慣行農法的數倍,但得到的初期產量及外觀品質可能無法與慣行農法相比,在價格方面更是沒有競爭力,事實上許多有機小農是用知名度在賣農產。如何使全國人民都可以吃到安全、美味又價格合理的農產品是需要民間、企業及政府一同努力才有辦法達成的,小農資源有限,在耕作機械、分級、包裝、加工及銷售的能力遠不及企業集團,將區域小農集結起來,利用政府及社會資源投資一個共享式的農產後端處理中心,除了硬體設施外,軟體部分廣納農業、產銷及農村專業領域的人才協同經營,如此可以減輕小農負擔部分,降低小農生產成本,讓產品更具有競爭力,才能讓全體國人享受到安全實惠的真食物。

結語

  以投資農村取代補貼農業,讓政府及社會資源的投入可以變成農村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源頭,使友善耕作能在台灣土地上實現,復興以生態為本產業為用的永續農村生活模式。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9-19: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