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業科技新轉輪─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

文‧圖/農業科技研究院 洪子淵
科技處 陳怡良‧郭俊緯‧游舒婷‧黃國欽
農業試驗所 楊智凱

前言

  我國擁有深厚之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基礎,惟近年來面對全球經貿高度自由化與區域經貿整合,以及中國大陸與東協諸國經濟快速崛起,臺灣農業應積極由「生產型農業」升級為「新價值鏈農業」,應用產業化創新加值取代保守防禦為主的傳統經營形態,以提升產業競爭力,更期達成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目標。為推動該目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於103年起辦理為期4年之「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簡稱全球運籌計畫),期促進產學研攜手合作,引導農業科技產業創新與附加價值。此外,農委會於同年1月1日正式成立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簡稱農科院,圖1),借重該院參與計畫執行與法人組織之靈活特性,作為產業化整合平台(圖2),同時補強產業鏈技術缺口,另結合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及國內學研機構之科研創新技術,並透過農委會科技處做為統籌機關,促進各單位機關之研發與服務能量互補合作,成功串聯起農業科技上中下游產業化新價值鏈,進一步將農業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及國際化,提升產業動能亦達成全球運籌之目的。

圖1 103年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成立儀式
圖1 103年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成立儀式

圖2 農業科技研究院發揮「產業化整合平台」功能示意圖
圖2 農業科技研究院發揮「產業化整合平台」功能示意圖

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之計畫架構與重點工作

  計畫研發方向配合國際市場趨勢與產業緊密銜接,同時聚焦於動物用疫苗、飼料添加物、生物農藥/肥料、檢測檢驗技術、石斑魚模場、觀賞魚與周邊商品、農業機械、菇蕈類、植物種苗及伴侶動物食藥品共10大科技產業領域進行開發。為使研發成果更趨市場需求,自研發規劃階段開始,即導入智財布局策略等分析工具,確認未來產業主要目標市場,後輔以產學媒合、新事業推展及農企業育成等輔導措施,提升商品價值,並依產業特性導入各項量產技術、檢測檢驗、資金流通、品牌行銷及國際貿易等策略,擴大農業科技產業競爭力與產業化效益。

  為加速全球運籌計畫執行進度,係以4大分項為重點,補足產業化發展各階段缺口,執行內容分述如下(圖3、圖4):

一、農業科技產業化推動

  針對農業重點科技分析該等產業之技術路徑、專利及智財強度,研擬對應策略。運用「農科研發成果商品化事業化運作機制」,協助研發成果導入新事業布局。加強農委會育成中心商務、法務與資金面服務,結合培育新創事業與橋接屏東農業生技園區,架構前、中、後育成輔導能量。持續輔導農企業跨領域體系整合,舉辦各類活動提升農企業國際市場能見度,並培訓全球行銷尖兵為產業所用。

二、潛力產業關鍵技術補強

  選前述10項具國內外市場潛力之產業進行技術開發,掌握其關鍵技術,同時補強產業價值鏈,增加整體農業科技創新能量與產業競爭力。

三、產業化整合研發

  提供單一窗口諮詢服務,持續推動農業科專計畫,帶動國內業者於技術、人才、儀器設備等研發投資。並透過AGTECH農業科技專案計畫服務網,提供民眾農業科技相關訊息。

四、設施農業升級與產業加值

  聚焦於設施農業技術升級、產業布局及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等做為主要重點工作,並以蔬菜與果樹為目標作物,結合農工商跨領域專業,整合設施栽培技術與硬體設計,以整廠輸出創新營運模式建立農業設施產業之臺灣品牌。

圖3 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分工架構圖
圖3 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分工架構圖

圖4 「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4項工作,補足產業化發展各階段缺口達到全球運籌目標示意圖
圖4 「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4項工作,補足產業化發展各階段缺口達到全球運籌目標示意圖

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之產出亮點

  回顧全球運籌計畫已推行2年之成果,茲就「促進農業科技技術有價化與產業擴散應用」、「開創農業新技術躍進全球市場」及「強化農業科技產業化輔導與加值能量」等面向之產出亮點,分述如下:

一、促進農業科技技術有價化與產業擴散應用

(一)透過農科院協助,就農委會試驗研究機構產出之研發成果,進行技術評價計377案,評價金額約達1.4億元,累計成功技術移轉金達1.1億元,除公平給予農業科技無形技術有價化,亦藉此給予研究人員多年努力成果的肯定與回饋。

(二)為能促進學研界與業者更快掌握國際趨勢與定位銷售市場,針對國內農業科技領域進行產業發展與技術智財策略分析探討,完成動物用疫苗、飼料添加物、生物農藥、檢測檢驗技術、觀賞魚與周邊產品、伴侶動物食品與藥品、植物新品種與種苗、菇蕈類、石斑魚模場及農業機械等10項重點科技產業目標市場分析報告,並為擴大國際外銷市場觸角,特別委託國外機構進行泰國動物疫苗市場、中國大陸檢驗檢測市場、印尼生物農藥市場、澳洲菇類通路、德國觀賞魚暨周邊市場現況等調查,提出中國大陸與東協等國家之發展次序,建議將生物農藥由中國大陸市場轉進印尼、印度及馬來西亞,同時透過相關產業趨勢研討會舉辦,分享各目標市場產業結構、市場通路及法規限制等研析成果,相關資訊亦建置於「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提高資訊擴散效益。

(三)為提供農作物有利栽培環境,以穩定農產品品質與產能,將農業科技結合臺灣先進之ICT產業,共同創造與推廣設施農業產業,於技術開發上,透過植物工場無段式光質可調燈具、養液離子監測模組、智慧電源監測模組、自動生長量測系統、層架氣流場最佳化設計等技術研發與推動,取得國內外6項專利,並促成83 家企業投入植物工場產業;於硬體設計上,經由結構之改變建構抗風型溫室,可降低建造成本約5%,並提升抗風強度4.2%以上;在節水應用上,於「農業黃金廊道」彰化溪州高鐵沿線區域,設置移動式植物工場(圖5)及塑膠布溫網室試驗點,推廣節水灌溉與雨水收集處理系統,以滴灌方式取代淹灌方式來栽種青蔥與小果番茄,分別可節省74%與84%之用水量,另透過示範觀摩會(圖6),指導農民有關設施節水灌溉技術、肥料選用與調配方法,擴大高效節水溫室成效並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益。

圖5 於黃金廊道建立菇類、嫁接種苗及北蟲草等3棟移動式植物工場(農試所提供)
圖5 於黃金廊道建立菇類、嫁接種苗及北蟲草等3棟移動式植物工場(農試所提供

圖6 黃金廊道試驗區節水灌溉觀摩會(臺南場提供)
圖6 黃金廊道試驗區節水灌溉觀摩會(臺南場提供)

二、開創農業新技術躍進全球市場

(一)國內動物用疫苗整體研發能量豐沛,農科院為整合上中下游產業能量,成立動物用疫苗產學研聯盟,會員數已達145人以上,參與單位計有53個機構以上,藉此提供產學研技術與需求間之交流服務平台。然產品需面臨約10-12年開發時程,尤其初期研發風險高,各大公司已逐漸傾向不建立研發團隊,而以技術引進或併購方式,快速取得技術或產品而爭取商機,農科院動物疫苗團隊整合關鍵研發技術,透過技術商品開發與試驗平台建構,使產品開發時程縮短為7-8年,另導入符合國際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優良實驗室操作規範(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cGMP)等品質系統,提升我國動物用疫苗生產品質,以滿足國際市場需求與生產規範。在技術創新與高品質生產的優勢下,已創造多項產業化及國際合作案例,如成功吸引外商集團來臺設立公司,並與農科院簽署合作意向書、完成抗黴漿菌之次單位疫苗15國專利申請、技術授權大豐公司豬肺炎黴漿菌抗體ELISA診斷套組(圖7)及完成與德國拜耳公司簽署單劑型豬肺炎黴漿菌死菌疫苗(圖8)之全球授權合約,預估在臺灣上市後第1年產值1,000萬元,外銷後可創造每年1-2億元以上產值,另利用國際展覽促成PGT集團,來臺設立太平基因公司並進駐農科院育成中心,成為國外廠商進駐之首例等。在動物用疫苗技術高度研發下,亦帶動我國疫苗外銷營業額,統計104年達1億1,763萬元,相較尚未成立農科院102年時之6,605萬元成長56%,成功為臺灣動物用疫苗產業扎根放眼全球。

圖7 農科院技術移轉國內廠商之豬肺炎黴漿菌ELISA套組(農科院提供)
圖7 農科院技術移轉國內廠商之豬肺炎黴漿菌ELISA套組(農科院提供)

圖8 單劑型豬肺炎黴漿菌疫苗(農科院提供)
圖8 單劑型豬肺炎黴漿菌疫苗(農科院提供)

(二)為落實生物農藥/肥料產業應用,以促進永續安全及降低農產品農藥殘留風險,農科院積極成立植物用生物農藥微生物資材產學研聯盟(圖9),串聯上中下游產業之研發能量,推廣生物農藥/肥料產業以健全發展,會員數已達104位以上,計有59個單位以上共同參與。於產學研各界共同努力下,國產微生物農藥商品類別,已由3種菌株增加至9種,防治對象亦由殺菌擴增至殺蟲及除草功能,提高防治多元性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性與實用性,另解決業者對於產品上市最為迫切之微生物產品許可證登記時程,經多次跨機構協調與溝通,微生物產品登記時程已由原本4年縮短至1年,同時補強產業發展各階段缺口,健全微生物製劑之產業鏈(圖10)。另藉由舉辦生物農藥及生物肥料國際研討會,與各國與會官員、專家與學者達成共識並籌組區域聯盟,針對生物農藥與肥料之範疇、應用、管理及產業發展提供對話討論平台,促成區域性之技術與應用合作。進一步於亞洲生產力組織(APO)爭取獲得為期5年,由我國主辦以生物農藥/肥料為主題之國際活動,對於提升產業全球知名度及開拓亞洲市場極具影響,亦為我國生物農藥/肥料產業進軍全球奠定重要基礎。

圖9 104年植物用生物農藥微生物資材產學研聯盟成立大會(農科院提供)
圖9 104年植物用生物農藥微生物資材產學研聯盟成立大會(農科院提供)

圖10 我國生物農藥/肥料產業化推動措施(高雄場提供)
圖10 我國生物農藥/肥料產業化推動措施(高雄場提供)

(三)臺灣發展觀賞水族產業具有氣候與地理優勢,並透過國內學研界創新技術開發與繁養殖業者多年改良技術,已積累豐沛研發能量,統計我國觀賞魚周邊出口值年成長率達8%,每項活體投入可帶動周邊產品產值約達3.5倍效益,為持續加值並健全觀賞水族產業鏈,全球運籌計畫強化觀賞魚繁養殖技術及周邊器材開發,已完成大和米蝦、新品系淡水觀賞蝦、黑公子、黑邊公子、公子小丑及紅斑活額蝦等6項繁養殖技術,增加新品系產業競爭力並減少大和米蝦天然捕捉壓力,維持生態多樣性。另配合中東觀賞水族市場需求,整合新型致冷機、魚缸內部鍍膜、魚缸外部貼膜及浮性上蓋等跨領域技術,開發整合性套缸(圖11),可防止細菌與藻類滋生且半年不需換水,成功降低缸內水溫2-3度,促進業者開拓中東觀賞水族市場。對於國內水族周邊進出口產業,則完成水草包裝運輸結合移除線蟲標準手冊,協助業者水草出口時,檢驗出線蟲而遭退貨損失,估計每年減少約3,000萬元損失。

圖11 中小型水族缸專用的雙致冷晶片散熱器、魚缸外部貼膜(漁業署提供) 圖11 中小型水族缸專用的雙致冷晶片散熱器、魚缸外部貼膜(漁業署提供)
圖11 中小型水族缸專用的雙致冷晶片散熱器、魚缸外部貼膜(漁業署提供)

三、強化農業科技產業化輔導與加值能量

(一)透過全球運籌計畫-學界科專、法人科專及業界科專之推動,藉由政府科研經費挹注,鼓勵創新技術研發,提升產業科研實力,並帶動國內產學研界之產業發展與困境突破,如開發石斑魚自動化量產型除鱗設備,除鱗效率15秒/尾,除鱗率達90%以上,預計每年可降低生產成本300萬元;結合智慧科技,建構自動化倉儲管理與監控系統,穀物儲量誤差率僅2%領先國際,預計每年帶動國內穀物筒倉業務營收10-20%成長(圖12);透過跨領域合作,建立遠洋集魚燈具LED投射光形及光學模擬技術,應用生物特性建立獨特誘魚光形,搭配跨領域高功率LED燈粒,領先國際集魚燈具業者,可節省燃油費20%以上,預計增加3,000-6,000萬元產值(圖13)。統計整體科專計畫之推動成效,政府每投入1元即可帶動業界7.5元研發投資及4.92元產值效益(圖14),成功達到拋磚引玉效果,促成產業自主創新,有效強化農業科研實力。

圖12 於雲林縣崙背鄉農會完成自動化倉儲管理設備與雲端監控系統安裝實測(台經院提供)
圖12 於雲林縣崙背鄉農會完成自動化倉儲管理設備與雲端監控系統安裝實測(台經院提供)

圖13 傳統漁船搭載高功率LED燈粒集魚燈
圖13 傳統漁船搭載高功率LED燈粒集魚燈

圖14 統計業界科專計畫,政府每補助1元,可創造12.42價值(帶動投資7.5元及增加產值4.92元)
圖14 統計業界科專計畫,政府每補助1元,可創造12.42價值(帶動投資7.5元及增加產值4.92元)

(二)以往研發成果多屬單項技術移轉且較難落實產業化連結,藉由農業科技新事業發展模式之技術整合、商品化事業化評估與新事業推動等措施,現已促成3間農業新創事業,包括:駟丞生物科技(股)公司自農試所整廠輸出AChE乙醯膽鹼酯酶技術(授權金1,200萬元),預計投資4,300萬元於攜帶式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圖15);特克斯科技(股)公司,將於再生循環領域投入資本額1億5,000萬元,預估前5年營收可達17億4,000萬元,產品現已銷售至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圖16);協助冠鼎環保科技(股)公司改善其有機液肥之營運體質,新增股本8,000萬元,預估前5年營收上看17億元,亦積極進軍中國大陸與泰國市場。

  為有效運用農業科技輔導資源,整合農科院與農委會所屬農業、水產、畜產及林業等4試驗所之育成中心服務資源,辦理聯合招商說明、成果發表及年度各種進駐業者之財務、行銷與經營等培訓課程,總共培育72家企業,增進投資4億2,000萬元,並促成國際疫苗公司來臺進駐。對於有意進入資本市場業者,另透過創投專家訪視與辦理農企業創投媒合會等活動,成功媒合3家農企業取得5,199萬元創投資金。

(三)在多項產業化與輔導功能推動下,已成功串連國內農業科技上、中、下游產業價值鏈,將無形技術資產轉換為有形商品與服務,然產業進軍全球最後一哩路,農委會透過計畫的推動結合國內產學研各界力量,以臺灣館塑造整體專業形象,帶領43家次優質農企業參加泰國VIV Asia、中國大陸上海亞洲寵物展及日本AGRIWorld等國際展覽,協助優質科技農企業拓展國外市場,已促成展覽業者簽定36家代理商,5家廠商於當地設點拓展,創造營收2,507萬元,直接或間接促進8,522萬元投資,成功彰顯我國農業科技研發與產業競爭力。

圖15 駟丞生物科技(股)公司之攜帶型農藥殘留檢測儀,於8分鐘內精準快篩蔬果農藥殘留(駟丞公司提供)
圖15 駟丞生物科技(股)公司之攜帶型農藥殘留檢測儀,於8分鐘內精準快篩蔬果農藥殘留(駟丞公司提供)

圖16 特克斯科技(股)公司之禽畜糞高效處理系統,可將禽畜糞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為再生資材(特克斯公司提供)
圖16 特克斯科技(股)公司之禽畜糞高效處理系統,可將禽畜糞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為再生資材(特克斯公司提供)

結語

  為扶持我國農業科技產業,農委會於103年起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透過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整合平台,成功補強產業鏈缺口與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其績效成果已逐步展現,分析成功因素,係整合農委會各產業主管機關(單位)、試驗改良場所及國內學研機構等各方力量,另以4大分項做為推動主軸,增強研發動能與產業效益整合,帶動國內農業科技產業朝向全球運籌之目標前進。然而全球經濟與國際產業趨勢瞬息萬變,根據美國金融資訊網站QUARTZ統計,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實際貨物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量13%,同時帶動國際貿易新規則與標準,對於高度倚賴外貿的臺灣而言,亟需隨時掌握產品研發優勢與全球市場脈動。有鑒於此,全球運籌計畫後續之推動,更需掌握國際趨勢,滾動調整其研發方向,並持續與各試驗改良場所、學研機構及農企業共同合作努力,以創新積極取代防守策略思維,使農業科技立足臺灣放眼全球,挾國內優勢強勢出擊。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9-19: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