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國曆1月5或6或7日)
想像一下太陽是在此圓的正中間
二十四節氣在地球公轉軌道的位置
節氣與農業
氣候稍寒,太陽漸向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漸增長。農耕社會的腳步,總是緩慢而溫馴的。台灣中北部地區農作物此時發生低溫寒(霜)害的機會很高。
節氣與漁業
故蘇澳一帶之水域中會出現黑皮旗魚,白皮旗魚,四湖一帶水域也可捕獲旗魚。故基隆、淡水、澎湖等海域,均可捕獲嘉膜、赤宗等高級鯛類。
節氣與民俗
小寒屬於農曆十二月的節氣,十二月古稱「臘月」。十二月初八民間流傳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用糯米(或黍米、小米、粳米、薏仁米等)、桂圓、荔枝乾、蓮子、紅棗、花生仁、瓜條、杏仁、松子、白果、栗子等,或只取八樣,或不限八樣,熬成甜粥,敬佛祭祖,並互相餽贈。
節氣與諺語
- 小寒大冷(音官)人馬安:冬至後,天氣應寒冷,人畜才不會災疫。
- 十二月雷,不免用豬槌:十二月打雷,占次年有豬瘟,因豬死多,故不必用豬槌宰豬。
- 初一東風六畜災,若逢大雪旱年來:大雪在十二初一,占次年雨量稀少。
節氣與種植
北部:萵苣、芹菜、胡椒、刈菜、朝鮮菜
中部:馬鈴薯、大蔥、玉米
南部:關刀豆、胡瓜、大蔥、玉米
資料來源: | 二十四節氣與農漁民生活(內政部與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編印) |
「臺灣生活圖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遠足文化共同出版) 田園之春叢書-臺灣二十四節氣 |
![]() |
![]() |
94-04-08:4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