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序言

  農業是國家發展、國人生活及生態保育的根基。農業發展所涉及的層面,不只是農產品產銷問題,還牽涉到糧食安全、農村就業、社會安定、資源永續及生態保育等關聯性問題。放眼國際,每個國家都需要農業,也重視農業。隨著時代與環境變遷,農業定位有所調整,但是農業在經濟、社會及生態面的多元價值仍然是無法取代的。

  2017年是新政府上任新的里程碑,也是農業施政成果豐碩的一年。回顧2017年相較2016年氣候穩定,風災影響較往年少,總產量增加,屬豐收的一年;雖2017年年初遭受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衝擊,但在政府採取多項有效防疫精進作為,成功遏止疫情蔓延。

  在新農業推動方面,這一年多來,在本會所有同仁齊心合作努力下,不論在農業典範形塑、安全體系建置、行銷通路拓展等層面,均獲致初步成果,亦有許多突破性進展,也做了部分結構、制度性的調整,其中幾項較重要的,如:

擴大對地綠色環境給付及大糧倉計畫,穩定糧食供應

  為引導農民生產優質稻穀,符合WTO規範,規劃調整保價收購及休耕補貼制度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搭配堆疊式給付概念,推動作物、耕作制度獎勵及友善環境補貼等獎勵措施,自2016年第2期起試辦雙軌制,2017年第1期作20鄉鎮試辦,2017年第2期作擴大至50鄉鎮試辦,申報直接給付占申報種稻面積由39%提升至51%,初步減少農民對保價收購制度之依賴,亦有助於調整稻米產業結構,鼓勵農民朝生產進口替代、重點發展或友善耕作作物,穩定糧食供應。

  我國小麥、飼料玉米及大豆等大宗穀物自給率偏低,多仰賴進口,推動大糧倉計畫,提高雜糧生產,2017年增加雜糧栽種面積6,266公頃;建立採後處理中心8處;輔導集團產區34處;建構雜糧契作主體36個;媒合企業採購國產雜糧及油料原料,增加農民端銷售通路;輔導開發國產雜糧加工品,增加國人消費新選擇,重建雜糧產業鏈,提升國產雜糧自給率。

加強農民輔導及完成農地資源盤點,營造良好從農環境

  本會積極培育青農,鼓勵高中生從農、開辦大學生公費專班、推動農場見習、選拔百大青農及輔導在地青農等,2017年培育近3,400名青農,給予專業技術陪伴諮詢、行銷輔導,並提供資金貸款、土地取得等優惠,精進青農從農實力;2018年起將積極協助實耕者參加農保及規劃農民職災保險,讓從農更有保障。

  為補充農業缺工人力,2017年計成立37團人力團,招募842名農務人員,服務農場4,145家次,上工天數為71,217天。2018年將導入農業機械與自動化設備之機械耕作團,預估可較2017年補充缺工能量倍增。

  為確保糧食安全,掌握農地利用現況與面積,本會於2017年9月底已完成並公開全國農業及農地盤查作業成果,透過公民參與及監督,強化國家農地利用管理機制,後續亦將配合國土計畫法劃設農業發展地區,引導資源投入優質農業生產區,加速人力及結構調整。

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農產品,推廣有機與友善環境農業

  因應家長對學童午餐食材品質的重視,規劃中小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在地農產品,2017年3月6個縣市先行試辦,2017年9月擴大至20縣市,目前四章一Q農產品使用比率已占學校午餐食材44%,約3,506校、186萬學生受惠。藉此透過消費帶動安全農產品生產,並可推廣食農教育,促進國人對國產農產品的認同與支持。

  為宣示政府推動有機農業之決心,2017年已研擬完成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並送立法院審議;提高有機驗證費用補助達9成,開辦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補貼友善環境肥料資材,截至2017年底,全國有機及友善農業耕作面積為8,098公頃;透過有機及友善農業之推動,預估減用化學農藥103公噸、化學肥料1萬770公噸。

提升禽畜產業競爭力,高病原性禽流感通報結案

  面對國外豬肉進口競爭,本會推動傳統市場生鮮豬肉追溯制度、溫控販售生鮮豬肉及撲滅口蹄疫等措施,提高產業競爭力;另為充分利用畜牧排泄物及減少碳排放,配合推動沼氣發電,2017年利用沼氣發電之養豬場已有43場(37.3萬頭),估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40萬公噸以上。

  為防範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蔓延,於2017年2月成立緊急應變小組與災害應變中心,並啟動多項防疫精進措施,成功遏止H5N6疫情,有效檢除受H5N2、H5N8禽流感入侵潛伏之禽場。2017年7月及2018年1月,分別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我國H5N6及H5N8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結束。相較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等多種亞型禽流感持續發生,我國防疫工作努力成果實屬不易。

推動棲地保護之永續漁業,推廣國產木材使用

  全球漁業資源逐漸減少,為儘早解除歐盟對我國漁業的黃牌警告,制定並修正遠洋漁業相關條文,於2017年1月併同15項子法規及5項公告實施,成立24小時漁業監控中心,落實漁業資源養及管理措施,推動刺網漁業退出3浬海域作業、魚苗放流及建立栽培漁業區,維護海洋棲地環境及資源永續發展。

  為振興臺灣林業,透過提升國產木材市場需求,帶動生產供應,提振山村經濟,於2017年11月宣布推出木竹材溯源管理及國產材標章,促進林地林用。

推動進擊型農業,布局國際市場

  臺灣農產品貿易及對外投資過度集中在中國大陸,為分散風險,本會積極推動農業新南向政策,拓展東南亞及南亞國家市場,朝向進擊型農業。2017年我國與新南向國家農產品貿易金額為57.6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9.3%。2017年肥料、農藥及農機設備等外銷新南向國家較2016年增加33%,以越南、泰國成長最多。

  聰賢自2017年承擔臺灣農業行政主政以來,深受農業各界努力而感動,許多農民發揮創意與實踐力,翻轉農業的競爭力;每當面臨困難,總能再次奮起與突破,展現臺灣農業的創新與韌性。未來聰賢除持續傾聽農民需求,回應農民需求;恪遵總統「創新、就業及分配」三原則,落實新農業政策推動,加強資源盤點、產業對接及跨域合作,冀藉由創新治理模式,翻轉過去消極補貼思維,達到調結構政策意涵。

  本會為體現社會各界對臺灣農業改革之期盼,規劃於2018年下半年舉開全國農業會議,透過由下而上會議召開方式,凝聚國人共識,共同擘劃國家農業發展藍圖,屆時敬請大家參與及指教。

  回顧去歲,策勵來茲,聰賢願藉此年報簡冊,增進國人對農業施政的瞭解,也期盼國人能多給農業部門一些鼓勵、支持與指教,鞭策農業部門精益求精、更上層樓,攜手共創幸福時尚新農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林聰賢謹識

2018年3月

  • 回上一頁
  • 107-05-03: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