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中國大陸農產品價格政策與問題

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施正屏

壹. 前言

  1998年中共國務院提出五大改革,其中農業部門的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對未來大陸農村經濟是否能維持穩定成長,有關鍵性之影響地位,值得重視。由於農產品流通體制問題本質上是價格問題,對中共而言,改革最大難題在於轉換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過去透過財政補貼的農產品價格政策已不可行,未來中國大陸農產品價格勢必將朝向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方向改革。

  由於價格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是調節供需的重要機制,合理的價格可保障經濟體系正常的運作。農產品價格之高低不但關係到農民的收入、城市中居民生活水準,更關係到邊疆地區少數民族之穩定。改革開放前,大陸農產品價格之調整,均由中共中央及國務院直接主導,進行價格之訂定(註)。故農產品價格改革政策,不僅關係到中共改革之成敗,更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共政權的穩定。本文之重點在回顧中國大陸農產品價格改革政策與展望未來面臨之問題。本文將分為四部份,第一、前言,第二、五十年來中國大陸農產品價格政策與制度變遷,第三、現階段大陸農產品價格政策問題與矛盾。第四、結論與建議。

貳. 中國大陸農產品價格政策之演變

  中共對購銷政策一向極為重視,本文綜合張達略(註)、韓志榮(註)的劃分,將改革開放前分四個階段,改革開放後分三階段合計為七個階段,分別詳述如後:

  第一階段(1949~1952年):中共對購銷之政策採取了兩項極為重要之措施:第一,打擊投機資本、穩定糧價,保證國營糧商控制中國大陸糧食之市場。第二,健全財政收支,確保糧食市場價格之穩定。

  第二階段(1953-1960年):中共開始有計畫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由於城市部門對糧食需求量大幅增加,造成全國糧食供不應求,部份省市糧食價格大漲,中共在1953年10月做出《關於實行糧食計畫收購和計畫供應的決議》,1953年11月中共國務院正式頒佈《關於實行糧食計畫收購和計畫供應的命令》和《糧食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穩定住糧食市場價格,並將分散的小農經濟,全部納入國家計畫的管制。

  1959年中國大陸遭到嚴重旱災,再加上生產大躍進的人為破壞,國民經濟面臨破產,糧食供需出現嚴重失調。故在1960年下半年,中共對國民經濟實行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大力倡導農業發展糧食。

  第三階段(1961~1965年):中共全面有計畫的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並對超購以外之數量實行獎勵加價之措施,農業生產得到了快速的恢復及發展,196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9億噸,恢復到1951年的生產水準。

  第四階段(1966~1978年):中共在1966年5月開始展開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間為了穩定物價,中共採取凍結糧食價格之措施,糧食生產出現了長期遲滯的現象。

  第五階段(1979~1984年):1978年11月中共召開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進行全面改革。在此一階段,農產品價格改革表現出下列四點特性:1.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偏低的不合理現象已基本改善。2.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比價趨向合理。3.集市貿易價格穩中有降。4.各種差價不合理的狀況已有所改善(註)。

  綜合而言,1979年至1984年在價格管理體制改革方面,中共基本上完成了下列五項重點工作:

  1. 逐步建立價格管理體系,其中包括1.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物價管理部門;2.建立業務部門、公司、企業的物價管理部門;3.中共各物價研究機構、地方物價研究所;4.稽查監督機構,對市場物價進行監督及稽查;… 價格信息機構,傳達及交流價格動態資訊。

  2. 調整了價格管理權限,主要包含1.中央機關間的價格管理權限的調整,2.中央與地方間的價格權限調整,3.各省市自治區內的價格管理權限調整,4.擴大企業定價權。

  3. 改革價格管理形成:初步形成了一套國家定價指導性價格和自由價格並存的價格管理形成。

  4. 建立了一部份價格管理制度,加強了價格的監督和稽查。

  5. 擴大了用經濟手段管理價格的範圍,其主要措施為:1.縮小指令性價格管理範圍,擴大指導性價格管理範圍,2.縮小國家定價範圍擴大市場調節範圍,3.放開小商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4.取消農副產品統購統派制度,實行合同定購與市場收購,… 發揮國營和合作社商業主渠道作用,用價格機制平衡市場物價,5.試測了理論價格,供未來價格管理現代化,提供理論依據。

  第六階段(1985~1988年):在本階段農產品價格改革的主要內容係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84年底發佈《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取消糧食與棉花的統購政策,改為合同定購,實行雙軌制,定購的糧食按照“倒三七”比例計價(三成按原統購價格計算,七成按原超購價格計算),對定購以外的糧食則允許自由買賣,若市場價格低於原統購價格,國家仍負起收購之責任,確保農民之利益。但是此一措施對商品糧地區而言,原來基數很低,主要靠超購加價來增加收入,再實行『倒三七』價格後,收入減少,降低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1985年糧食生產立即出現停滯的現象。至於生豬、水產品、蔬菜等二類農產品,在此一階段則逐步取消了派購,允許自由上市、自由交易,在此一階段價格改革主要內容有下列六點:1.調整收購價格,2.提高銷售價格,3.制訂指導價格,4.修訂國務院各部門農產品價格管理目錄,5.加強物價管理,6.改革農村工農業商品零售價格,特別是針對農業生產投入要素進行價格改革。

  第七階段(1989~1997年):本階段農產品價格改革首要的工作在於貫徹治理、整頓、改革方針下進行,1988年11月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是討論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1989年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企圖以三年的時間完成農產品價格治理整頓之任務,舒緩社會供需之矛盾,逐步減少通貨膨脹,使國民經濟基本走上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軌道,為在本世紀末實行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翻的戰略目標。在該期間農產品價格改革之內容有以下五點:第一、提高和完善國家定價的主要農產品之收購價格。第二、對實行國家指導價格之商品價格進行指導,其中包括調整茶葉、黃麻、水果、生豬價格。第三、推動農產品銷售價格改革,先後在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四川、陝西、內蒙等10個省市改革糧油之議價供應。第四、加強宏觀調控,阻止農產品價格下跌。第五、加強價格管理整頓農產品價格秩序。

  中共於1991、1992年兩次提高了城市糧食銷售價格,達到購銷同價,結束了自1965年以來長達26年的低糧價管制政策,1993年糧食價格受到農用生產要素價格連續5年超過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引發1993-1995年連續3年的買糧難,中共為了控制通貨膨脹,採取拋售儲備糧及限價措施,不少城市又恢復定量平價供應糧食之辦法。

參. 現階段大陸農產品價格問題

  針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20年來,中共對農產品價格與價格體制存在著嚴重的弊端,約制農業持續穩定發展(註),其中包括5項問題:

一.收購體制與銷售體制脫節,糧食購銷出現“兩個倒掛”:第一:統銷數量大於定購數量,第二:統銷價格低於定購價格。

二.大宗農產品的收購和調撥制度明顯不利於產區,現行糧食財務包幹辦法,計畫收購和存的糧食所需資金、利息、費用等,由地方各級財政承擔,中央不予補貼。鎮

三.農產品價格體系及不合理,主要表現在:(1)合同定購價格遠低於市場價格。(2)農產品內部比價失調。(3)工農產品比價復舊。 (4)糧食購銷價格嚴重倒掛。

四.許多已經放開市場的農副產品又恢復管制,造成地方政府壟斷封鎖的局面。

五.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安定性極差,由於農產品市場很不健全,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不足,市場經常呈現出大起大落震盪的趨勢。

  展望未來中國大陸農產品價格改革將面臨新的五大矛盾如下:

一.改革農產品價格與城市消費者承受能力的矛盾:當提高收購價格、銷售價格不變化,將加重財政補貼負擔,若提高收購價格亦提高銷售價格,則易造成消費者的反彈。

二.「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由於大陸農產品生產是採家庭聯產承包制,其經營規模小;又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具有集中性,造成農產品市場供需波動和經營風險往往較大。由於缺乏中間服務組織,以連接農戶與市場,「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的矛盾常造成農產品供需紊亂。

三.建立統一市場與財政「分灶吃飯」的矛盾: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大陸農產品市場應朝著建立全國統一市場邁進,但由於財政的「分灶吃飯」,造成市場發育受阻,全國統一市場很難形成。

四.發展多渠道流通與國合商業競爭能力弱的矛盾: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新的農產品流通組織與以國合商業為代表的原有經營組織在市場佔有率上出現了此消彼長的競爭。國合商業在市場上的退縮和再調節農產品供需波動能力上的減弱,與國家一直要求其在流通領域上,應承擔主渠道、的情況發生了極大的矛盾。

五.農產品流通市場放開搞活與國家調控市場能力弱的矛盾:由於市場機制不健全,使得農產品流通市場出現了混亂的現象,急需加強管理。然而若是沿用傳統的市場管理方式來調控,勢必使原已搞活的市場又變死,若按照商品經濟的發展使用各種手段去調控,又受到缺乏強有力財政體制之後盾,與相應市場法規,使得中央意圖調控管理市場的能力降低,將再度形成農產品流通市場「一放就活,一管就死」的難題。

肆. 結論與建議

  為改善上述五大矛盾,中共中央針對農產品流通市場提出未來改革的目標,包括下列六方面(註):

一. 逐步將農產品的價格與通路放寬,並透過市場交易形成合理價格。二. 促進市場經濟組織的創新,強化國合商業轉換職能,並積極培育農民合作商業組織的發展。三. 形成以批發市場為中心農產品市場體系,透過有組織的批發市場,強化農產品市場化之程度,有規劃的引進批發市場、期貨市場以發揮流通規模之經濟效益。四. 建立統一的農產品市場:以導引農民從事專業生產,穩定供需均衡,防範區域封鎖與市場分割之弊端。五. 在完善市場行政管理的同時,把政府對農產品的直接調控職能,真正移轉至市場,透過市場機能進行調控,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六. 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應採取分散決策、分區域推進的策略,由於中國大陸幅員廣大,差異性極大,發展水平並不相同,故商品化程度不同,透過差異化策略之實行可減少中央決策失誤與波動。

  為實現上述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的目標,中共國家體改委研究所提出下列七點政策建議:

一、轉換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農產品流通問題本質上是農產品價格問題,農產品價格改革最大難題在於轉換大宗農產品價格的形成機制。未來中共對農產品價格改革最重要的政策轉變即是由目前國家的直接定價政策過渡到由市場決定價格與農產品儲備調節制度的建立。對消費者補貼則轉變為救濟性補貼,以逐步縮小補貼範圍,減少補貼數量,提高補貼效率。

二、建立以批發市場為中心的農產品市場體系:中國大陸農產品市場體系包括下列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初級型態的農貿市場,主要以當地生產、當地銷售為範圍,以零售為主的交易型態。第二層次是現貨批發市場,是指批大量現貨的交易市場,具有貨物集中、價格集中與市場安定的三項功能,也是未來中國大陸欲提高農產品市場發育的關鍵所在。第三層次為高級型態的期貨市場,是指以指定日期交換貨物為型態,以風險轉換為機制的交易場所,以取代政府管制職能。

三、推進農產品產銷一體經營與管理:產銷一體經營是指將生產、加工、銷售做一系統整合,透過契約行為以提昇經濟利益,以降低經營風險之目標。

四、加快農產品外貿體制改革:中共為因應入關以後農產品外貿形式的轉變,將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目標重點,置於優質農副土特產品,並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勞力密集型加工產品上,並通過政府的產業政策予以輔導。

五、理順農產品收購資金的供應與管理體制:由於資金供給面而言,重點在於解決中共中央財政補貼問題,而由資金管理面而言,重點在於解決收購企業的資金運用問題。

六、加強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由於受制於農產品物流設施嚴重不足,針對此一缺失,中共將採取集中財力,增加重點投入,特別重視基礎設施的全國佈局;加強政策導向,吸引多方投資,並通過價格、稅收與財政補貼之方式,提高投資意願;強化企業競爭力,並提昇技術進步,提高投資效益。

七、健全政府對農產品流通的宏觀管理與調控:由於農產品市場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故其波動性與風險性較高,人為的與政策制度偏差可透過健全管理加以避免,以維護市場操作的公開性、公平性與有序性,以達到安定市場價格,維護生產者與消費者之利益為目標,而在組織體系中,將成立高層次的總體經濟研究與政策研究中心,供決策者參考,以健全未來農產品流通體系的管理與調控工作。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