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香魚生長激素基因開發及應用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 張繼堯

一.前 言

  具有香瓜般香味的香魚在分類上屬於鮭目中的鮭亞目科,在世界上僅有一屬一種,為東亞溫帶河川、湖泊中出產之小型魚類,目前產地主要集中在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等地區,其中台灣地區則主要產於北部的新店溪、淡水河、大漢溪等流域。香魚可分為降海型和陸封型兩型,台灣原有的香魚為降海型之溯河迴游魚種,在秋冬之際,成魚會順河流而下,在下游產卵後即死亡,故有年魚之稱;仔魚孵化後再順流至河口區過冬。在春季當河水與海水間水溫相近時,成長約至3吋長的幼魚即溯河而上,並於河川中游生活、成長,其適應水溫範圍為14~28℃,而以20~25℃的水溫最適宜。香魚因其體態活潑優美,鹽烤後味道鮮美,而且其淡白色內臟具有苦甜甘美之特殊風味,為人們所嗜食之珍貴食用魚。但是,近年來由於漁民非法大量捕捉,水質惡化及水壩或攔沙壩的興建,因而破壞了香魚整個棲息環境,造成台灣自產之香魚皆已滅亡。

  目前在全台灣少數河川與山區的養殖場之香魚,皆由日本引進發眼卵所繁殖出來的。同時,為因應未來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台灣水產養殖業之調整,與國土水資源的有效利用,防止地層下陷,減少陸上魚塭養殖,推展外海箱網養殖與產業外移,已是國家水產養殖政策。未來台灣的水產養殖將更趨向高經濟價值之精緻化養殖,而藉由推展生物技術的研發成果,來維持我國養殖技術的優勢,以及掌握種苗營運中心,則是產業外移後,水產養殖事業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源。本項計畫為利用同魚種之表現基因載體組合,進行基因轉殖工作,來育成生長快速之新品系魚種,如適合台灣飼養之高經濟魚種─香魚,提供國內在種苗營運上的優勢。

二. 研究成果

  將含有虹鱒生長激素基因之質體,藉由精子電轉殖法送入香魚精子中,再與香魚卵受精。經過5個月飼養後,發現有生長激素基因的轉殖香魚,其成功率高達56%以上,同時除了心臟之外,基因轉殖香魚的鰓、尾鰭、肝臟、大腦及肌肉也都有生長激素轉殖基因的表現,而且其體重約為非基因轉殖香魚的2倍,體長則提高了1.3倍之多。

三. 經濟效益

  魚類基因轉殖工作,由於缺少魚類相關基因之選殖工作,一直以異源(如哺乳類)目標基因與起動子為材料來研究基因轉殖表現。而利用同源魚類之轉殖基因,使得基因轉殖魚的生長效率顯著增加,此為 "全魚" 概念;尤其利用同一魚種之 "全鮭魚" 目標基因與起動子之組合,在生長效率上更獲致驚人的11倍於對照組之基因轉殖鮭魚之育成。另一方面為了減少可能造成的潛在性危害,以及增加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和對基因轉殖魚之疑慮,採用更有效率之同魚種基因組合,將來育成的新魚種,只增加其生長激素基因套數,或以同魚種之異源起動子來調控其生長激素基因之表現,以達到促進生長之目的。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