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台灣蝙蝠的現況與種類介紹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鄭錫奇

蝙蝠概論

  台灣陸域哺乳動物有多少種?不只一般民眾不清楚,連大部分的動物學者也說不上一個切確的數字。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是蝙蝠類的資料零星老舊,多有謬誤,使得我們對於牠們認知有限(林與李 1992),而且直至今日仍有新記錄種與新種被陸續發現。蝙蝠屬於翼手目,是唯一真正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目前所知,台灣的蝙蝠約有25種(林與李 1997),佔陸域哺乳動物種數的三分之一,是種類數最多的一目。早期陳兼善(1956原著,1984于名振修訂)所編著的「台灣脊椎動物誌」列名的台灣產蝙蝠有22種。林良恭(1984)曾詳細討論,並建議刪除其中5種可能不分布於台灣或誤判的種類,包括二色葉鼻蝠、台中家蝠、歐洲家蝠、爪哇摺翅蝠、皺鼻蝠。自從台灣長耳蝠於1991年在鞍馬山被發現後(Yosiyuki 1991),隨著本中心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工作的推展,以及林良恭與李玲玲為期五年 (1996~2000年)的台澎金馬蝙蝠類普查的進行,陸續發現許多久未發現種 (如毛翼大管鼻蝠、皺鼻蝠、夜蝠等) 以及新記錄種或新種蝙蝠(如寬耳蝠、高山管鼻蝠、黃頸蝠、彩蝠、高山家蝠等)出現在各海拔山區。近年來,多位研究者亦針對低海拔種類(如東亞家蝠、台灣葉鼻蝠、台灣小蹄鼻蝠、渡瀨氏鼠耳蝠、高頭蝠等)的族群進行活動模式、生殖生理、族群動態等方面的研究(盧1988;Lee 1995;可1995;陳1995;楊1996;陳1998,鄭等1998,鄭1999,黃1999),所獲得的成果使我們對台灣的蝙蝠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台灣蝙蝠種類介紹

  台灣產25種蝙蝠分屬二亞目五科,其中台灣特有種約有9種,而特有亞種則為四種。屬於大翼手亞目者僅一科一種,即台灣狐蝠。台灣狐蝠是台灣產蝙蝠中體型最大、唯一的食果者,以原始闊葉林為棲所,其眼大吻長,犬型鼻,頸肩部有一環金黃到乳白色的短毛,為台灣特有亞種;原產於綠島,台灣東部沿岸與蘭嶼曾有發現記錄。近年來,因族群量銳減,已被公告為瀕臨絕種動物。

  屬於小翼手亞目者計有四科24種, 分別為蹄鼻蝠科2種、葉鼻蝠科2種、皺鼻蝠科1種和蝙蝠科19種,均以昆蟲為食,僅拇指有爪。蹄鼻蝠科的台灣大蹄鼻蝠鼻部特化呈馬蹄狀,並有一角椎狀突起,為台灣特有種;棲息於中低海拔之岩洞中,常呈單隻活動或棲息。台灣小蹄鼻蝠鼻部特化呈馬蹄形,並具一楔狀突起,為台灣特有種;棲息於中、低海拔之岩洞、隧道中;棲息個體會相互緊靠成一密集之群聚,數量可高達數千隻。葉鼻蝠科的無尾葉鼻蝠鼻部特化呈葉狀,下鼻葉兩側各有一個側鼻葉,尾部甚短,為台灣特有亞種;棲息於低海拔之洞穴及隧道等地;5月中有幼蝠出生,一胎一仔;數量甚少。台灣葉鼻蝠為台灣蝙蝠中體型僅次於狐蝠之大型蝙蝠,其鼻部特化呈葉狀,下鼻葉兩側各有三個側鼻葉,為台灣特有種;多棲息在低海拔洞穴或隧道中,群聚數量可達數千隻,每年5、6月生殖,一胎一仔;由於體型大,常被誤認為台灣狐蝠。皺鼻蝠科僅皺鼻蝠一種,身體深褐色,耳碩大突出,上唇兩側具斜陷溝狀皺紋,下顎扁薄;尾部有 1/2突出於股間膜外;目前發現地點位於中、低海拔,甚少見;種名尚待釐清。

  蝙蝠科的成員繁多,部分種類更為近幾年始發現的新記錄種或新種蝙蝠。牠們多為小型蝠,鼻部單純不特化,耳殼下緣具有耳珠。台灣寬耳蝠耳殼寬大,兩耳內緣基部銜接於額前中央,外基部有彎曲摺皺;本種於 1995 年首次於南投山區被採集,為台灣新記錄之特有種。堀川氏棕蝠身體略肥碩,體毛長,為台灣特有亞種,常單獨或數隻散居於低海拔之人工隧道、橋墩下廢棄燕巢內、檳榔樹葉基部。毛翼大管鼻蝠鼻部前端突出呈短管狀,犬齒大型;全身具柔細之灰栗色毛,股間膜及後腳密生黃褐色細毛,耳殼質薄;日人風野鐵吉曾於 1935 年在埔里獲一標本,直至 1996 年林良恭等人始又於台中縣海拔 2000 公尺大雪山林道採得一活體。摺翅蝠的第三指之指骨甚長,棲息時第二指骨及第一指骨反摺於翅內,又稱長指蝠或長翼蝠;身體具柔密之黑褐色毛,耳圓短,末端不超過頭頂部;本種全省自低海拔的岩洞至中、高海拔的森林地區均有分布,聚集之數量往往成千上萬。台灣管鼻蝠鼻身體褐色毛,股間膜披有細毛,鼻部前端高而突出,呈短管狀;耳殼質薄;為台灣特有種,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森林中。高山管鼻蝠體型似臺灣管鼻蝠,但略小;身體褐色柔毛,間雜金黃色毛,股間膜披有細毛;鼻部前端突出呈短管狀,耳殼質薄;棲居於中高海拔山區中,為台灣新記錄種。渡瀨氏鼠耳蝠體黃棕色,飛膜暗褐色,指掌膜為橙黃色,對比明顯,為台灣特有亞種;雲林縣一住宅裡曾棲息數百隻之族群,每年9月起會陸續遷移他處渡冬,翌年3月始回來;5至7月為繁殖期,一胎一仔;其他低海拔區域偶有發現記錄。寬吻鼠耳蝠體背黑色,體重僅約3克,是台灣最小型的蝙蝠,為台灣特有種,分佈於中海拔山區。台灣鼠耳蝠體背暗棕色,吻部鬍鬚突出,為台灣特有種;棲息於低、中海拔之隧道岩洞內,近百隻個體間會緊密依靠成一密集的群聚。高山鼠耳蝠形態似寬吻鼠耳蝠,但體型略大,主要棲居於中、高海拔山區中,為台灣新記錄種。夜蝠全身褐色,耳殼短圓,又稱山蝠;據 Johes(1971) 報告,D. J. Pletsch 於 1952 年在屏東縣潮州採得一標本,現存於美國博物館中;Johes and Mumford (1977) 於 1970 年在南投縣眉溪採得另一標本;直至1999年李玲玲教授於花蓮瑞穗地區發現此物種,彌為珍貴。東亞家蝠體背灰黑色,耳殼略呈三角形,其可稱之為本省最普遍的蝙蝠,不論都市或鄉村均可見其於傍晚時在空中繞飛覓食情景,人工建築物之屋簷內為其主要之棲居處;每年6月為生殖期,每胎2至3隻幼仔,但通常僅一隻存活。黃頸蝠背毛黑褐色,末端金黃色,喉頸部有一圈金黃色毛,至為明顯;1992年首次於台中縣武陵地區發現,為台灣新記錄之特有種,主要棲居在中、高海拔的山區中。台灣長耳蝠體毛深棕色,具長橢圓形大型耳殼與寬長三角形耳珠,又名台灣兔耳蝠,為台灣特有種;日人吉行瑞子於 1990年首次在鞍馬山發現之台灣新種;屬中、高海拔山區蝙蝠。高頭蝠的體型瘦長結實,體毛淺棕色,後頭部較高呈隆起狀,棲息於低海拔人工建築物內、棕櫚科葉叢中,亦會利用橋墩下之燕巢作為棲息處;每年6月有幼蝠產生。霜毛蝠體毛末端呈現霜白色;據Jones (1971)報告,David H.Johnson 曾於 1952 年在台中縣東勢馬鞍寮採得一標本;而Yoon et al.(1990)表示,模式標本因是本種幼蝠而遭誤判,舊稱東方食蟲蝠;惟迄今尚未有其他發現記錄。彩蝠體色灰色,具漏斗狀耳殼,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為2000年使確定之台灣新記錄種。其他尚有高山家蝠與一種未命名的鼠耳蝠因發現甚少,瞭解有限。

結語與祈福

  蝙蝠晝伏夜出,作息與人類顛倒,飛行時寂靜無聲,常停棲於隱密的陰暗角落。雖然一提到蝙蝠,中國人多會想到家喻戶曉的「五福臨門」圖騰,以五隻蝙蝠代表祥瑞福氣,但一般人因不了解蝙蝠的習性,再加上其長相怪異,經由西方吸血鬼恐怖故事的誇大扭曲,加深大眾對牠們的錯誤印象,將其與鬼魅聯想,視為不祥象徵。由於好奇、恐懼或誤解,常使人們有意或無意地傷害蝙蝠,破壞牠們的棲所,使得世界上許多種類的蝙蝠數量大降,甚至面臨絕種的危機。事實上,全世界近千種的蝙蝠,絕大部份是以昆蟲或果實為主食,在捕捉害蟲、控制害蟲數量,為植物傳花授粉、散播種子等方面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此外,蝙蝠藉發出超高頻率音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早已為科學家研究以發展聲納等科技;吸血蝙蝠唾液中防止凝血的物質,也被研究來運用於醫藥治療。其他諸如蝙蝠的飛行能力、形態構造、生殖生理、適應行為等也逐漸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加以研究,一方面希望增進對牠們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希望從蝙蝠身上發掘出更多能應用到改善人類生活的特質。在台灣,由於研究調查有限,缺乏各種蝙蝠生態習性的相關資料,教育宣導的不足亦造成民眾對其缺乏認知,偶有發生騷擾、捕捉或干擾其洞穴棲所之情事,使許多號稱蝙蝠洞的地點多半蝠去穴空,徒具虛名。其實,如果我們不去刻意地干擾傷害,蝙蝠是一種很容易被觀察到的動物;黃昏時刻的農田旁、空曠地、溪流上,或者夜間的街燈下,常可見牠們在你眼前振翼飛舞、捕食昆蟲的美姿;除非你有騷擾的舉動,否則牠們就像鳥類一樣,在一定距離外是不太畏懼人類的。衷心希望這種對生態有益、對人類有利的動物,能永遠自在地在台灣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6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