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還大地一片翠綠─921重建區源頭處理及崩塌裸露地植生覆蓋

水土保持局 吳輝龍 口述
林少雯 撰文

  「921大地震」已經過去兩年了,時間或許是一帖最好的良藥,但是兩年的7百多個日子,還不足以止痛療傷,中部災區的許許多多人,還沒能完全走出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陰霾。就像大地的傷,還暴露在外,仍未完全修復一樣。而一次一次的豪雨,又為災區帶來新的坡地崩塌及土石流災情,令人憂心忡忡,也聞之色變。

  台灣早期即有土石流發生,但當時都稱為「山洪暴發」。早年由於山坡開發較少,人口也不像現在那麼多,所造成對人民生命財產及公共設施的災害也較少,因此,學界的研究不多,人們也較少注意。台灣歷年來發生過的嚴重土石流災情,有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彰化縣社頭鄉山湖村70多人罹難;79年6月歐菲莉颱風造成花蓮秀林鄉銅門村死亡及失蹤35人;85年7月31日賀伯颱風造成南投信義鄉神木村的重大傷亡。當年透過電子媒體所拍攝的土石流畫面,造成社會極大的震撼。土石流那如千軍萬馬的強大威力,確實令人驚心動魄。因此「土石流」這個名詞廣為人知。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坡地災害」都叫「土石流」,有些只是淺層的地表沖蝕、崩塌、地滑,一般大眾不是分得很清楚。

  民國88年921大地震之後,重建區(中部七縣市)的坡地崩塌激增10倍,成為2萬5千8百多處,崩塌面積約為1萬5千多公頃。去年以來,中部山區每逢豪雨就會發生土石流,就是由於地震後山區地層鬆動,產生了許多地表裂縫,大水一匯流,繼續刷深,而引爆了嚴重的土石流。

  921之後,其實已經緊急處理了許多崩塌地,成果很不錯,但由於數量太多了,無法在最短時間完成。今年2月農委會與重建會合作,推出「921重建區土石流及崩塌地源頭緊急水土保持處理計畫」,積極地展開山坡的重建工作。行政院張院長曾裁示:「以集水區的概念,分區段進行,盡量採用生態工法及就地取材之原則,並與勞委會、原民會密切配合,落實僱用重建區之民眾參與重建工程,並結合專家學者之智慧與力量,加速完成崩塌地及土石流整治工作。」

  整治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整體的整治策略就是照行政院張院長、農委會陳主委之指示,並依照災後重建會郭清江副執行長對土石流及崩塌地治本的理念去研訂。郭副執行長的治本理念,期望達到:使在地人生活安心;使外地人旅遊放心;使大地傷癒,美貌重現;使產業振興,經濟活絡的願景。

  郭副執行長就土石流發生的原因,提出一套盡量採用生態工法、就地取材的「源頭治本方案」,同時僱用重建區在地民眾加入工作,激發其關心鄉土及愛鄉愛土的情懷。整治工作初具成果,這全是團隊精神發揮的表現。在這次崩塌地及土石流的整治中,動員了各地鄉鎮公所,協助招募當地工人,編組及用地取得。請來緊急處理小組,做現場診斷及工法選定;由水保局、林務局進行工程核定、提供物料及行政支援,若用地取得有困難再請縣市政府協調排除;農委會方面計畫統籌、經費預算、策劃學者專家認養;重建會負責僱工訓練,行政支援及預算核列;勞委會也共襄盛舉支持講習費及僱工之工作津貼;原民會亦協助招工;學者專家們則認養責任區,分別到現場做診斷及技術諮詢。就是因為這樣的總動員,又加上在地人愛鄉心切,做起在地事格外用心,因此,整治工作才能順利推展。

  雖然大家都辛苦了,但是初步成果獲得各界肯定,處理過的崩塌地附近的居民晚上可以安心的睡覺,大家都覺得辛苦有了代價,感到非常安慰。

  第一期整治初具成果之後,第二期的計畫,已於6月份緊接著展開,期間至今年12月,預定經費為五億元。自然的生態工法比工程方法節省了龐大的經費,相信這是全體納稅人樂意聽到的好消息。

  第二期工作延用生態工法繼續貫徹執行。在做法上,治本工作要項分為:裂縫勘尋及填補、源頭截水分水、崩塌裸坡植生、坡腳及堆積地穩定、土石流沉積區處理等5項,以集水區為治理單元,分區段進行。

  「土石流及崩塌地整治」工作,為從前稱為災區,現在改稱重建區的縣市鄉鎮,帶來了生機,不但提供了就業機會,而在展開拯救大地的行動中,我們也看到重生的喜悅。「就業、重生、救大地」不只是口號,而是積極、有意義且實際的行動。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