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優質文蛤的養殖技術

水產試驗所 劉富光˙何雲達˙郭仁杰˙廖一久

一、前言

  文蛤(Meretrix lusoria)屬二枚貝斧足綱,俗稱粉蟯、蛤仔或蟯仔。外殼略呈三角形,腹緣鈍圓,殼皮以黃褐色為主,由於味道鮮美,一向為台灣主要養殖貝類。近10年來,文蛤養殖面積約在5000~7300公頃之間波動,產值則在6、7~11億元間變化,年產量由18000公噸增加到26000公噸 (圖1DOCX / odt / pdf),已超越牡蠣而躍居養殖貝類的首位。台灣的主要文蛤養殖地區為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其中又以彰化與雲林兩地為最多,歷年來該兩縣市之文蛤年產量約佔全台的60~90.%。

  近年來,台灣有許多養殖魚種的價格變化極大,可是相對的文蛤價格卻未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圖2DOCX / odt / pdf),此現象顯示,文蛤生產量與市場需求量大致可以維持平衡。然而,為求本產業之永續發展與因應加入WTO後所面臨之衝擊,「優質文蛤」的生產已是刻不容緩的首要課題。本文就文蛤養殖現況、遭遇問題與如何創新養殖技術培育優質文蛤等做一概略的介紹。

 

二、文蛤的種苗生產

  (一)現況

  民國69~70年間,水產試驗所台西分所進行了一連串文蛤種貝催熟、採卵、授精、孵化及育苗等相關試驗,成功的開發了文蛤人工繁殖技術,並將之推廣至民間業者。文蛤產卵期約在每年農曆4~6月間,而以夏季為盛期,其種苗生產的流程如圖3DOCX / odt / pdf。文蛤種苗場幾乎集中在雲林縣沿海地區,由於每年春季收穫上市之成貝中,生殖巢成熟者約有30~40 %,可以人工方式刺激排精排卵,故可當作種苗生產的種貝,以便提早在春季生產種苗。一般春苗的成長較快,所以價格也較好。

  (二)種苗生產面臨之問題

  1. 繁殖業者僅重視生產,卻疏忽品質管控

      由於育苗及養殖業者均希望放養春苗,使得繁殖業者大都集中在該期大量生產,因此,對種貝的來源並未加以挑選,更遑論是否考量因長期近親交配與遺傳基因劣質化而導致養殖文蛤的體弱多病、零星死亡或成長遲緩等問題。

  2. 浮游苗所需微細藻類無法穩定供應

      浮游苗成長所需的餌料以微細藻類為主,且大多利用戶外池來培養,因此,常受制於天候因素而無法穩定而大量培養與供應,以致影響育苗成功率,甚或延長育苗期。

  (三)優質種苗生產技術的創新

  1. 在人為環境下掌控種貝催熟及育苗期

      在冬季,利用完全採光溫室來提高種貝蓄養之水溫,並供應均衡之餌料與嚴格控制水質變化,以避免種貝有不適應之現象發生,進而誘使種貝生殖腺提早成熟俾利掌控育苗期。

  2. 純種微細藻類之自動化與專業化生產

      文蛤種苗場應建立純種藻類自動大量生產系統,以避免藻類培育時因天候的驟變而影響產量。此外,亦可輔導業者利用自動化培養設施,專業化大量而穩定的生產微細藻類,以供種苗場使用。

     

三、文蛤養殖

  (一)現況

  臺灣早期文蛤養殖為單養型態,後來業者為減少撈除養殖池中絲藻所花費之人力成本以增加養殖池收益,大都在文蛤池混養虱目魚、草蝦、砂蝦或斑節蝦等。文蛤養殖池規模一般以1~3公頃較多,放養密度約為100~160萬粒/公頃。混養魚蝦部份,虱目魚混養密度約為800~1000尾/公頃,黑鯛約為500~1000尾/公頃,草(砂)蝦約為10萬尾/公頃。文蛤養殖期間池水鹽度保持在千分之15~18,養成期間池水深度維持在45~50公分。養殖業者大多在每年3月放養新苗,養成期間為10~15個月。

  目前文蛤養殖業者以抽取藻水或發酵池「肥水」為主要養殖方式,另外以潑灑魚粉或吊餵下雜魚為輔助方式,至於直接使用文蛤輔助配合飼料的方式則較少。養殖池因為混養虱目魚、黑鯛或砂蝦等,故養殖業者約每隔2至3天需投餵虱目魚料或麥片,而這些也可當作文蛤的飼料來源。由於整體產業環境的改變,近年來休閒漁業之風氣已逐漸興盛,有許多文蛤池在例假日開放供遊客垂釣虱目魚,以增加經營收益。

  (二)文蛤養殖面臨之問題

  1. 季節性或偶發性大量斃死之發生

      文蛤養殖有時會發生季節性或偶發性大量死亡之情形。大量死亡的原因錯綜複雜,但大都與水質惡化、水源污染、空氣污染、天氣太熱或季節交替,以及養殖管理技術不當等有關。

  2. 養殖至某一階段後,成長變緩或停滯,甚或有零星死亡之情形

      開始放養的前半年,文蛤成長迅速,半年後成長開始緩慢或停滯,甚至出現零星死亡或在某一定點大量死亡。有時大部份文蛤因停止攝食而呈閉殼狀態,雖一再排、換水亦無法改善。也有一種狀況是文蛤攝食正常,水色與透明度變化也相當穩定,但全池仍出現散落各處之少量死亡。

  3. 養殖至接近上市階段,成長變緩且殼肉變少

      品質低劣之文蛤殼表,常會出現腐蝕脫皮狀、外殼易碎裂、外形接近圓球狀或殼肉含量較少等現象,而且不耐存放,不超過一天即出現開殼死亡現象。

  (三)優質養殖技術的創新

  1. 放養與收成時期的調整,儘可能避開大量死亡之危險期

      調整在春季放養幼苗,由於放苗前有充份的時間徹底整池,養殖環境條件因而較佳,加之幼苗健壯,因此養殖初期即使遭逢農曆3、6月份季節交替期,亦不致引發大量死亡。若池底含沙量不高,甚或為粘土質,且淡、海水水源的水質不良,則此時宜放養較大型幼苗,以增加對環境之抵抗力。放養春苗雖然仍需冒著農曆九月份另一大量死亡之高風險期及冬季絲藻孳生之困擾,但正值成長旺盛的稚貝抵抗力較強,因此可順利養至隔年農曆3月份前收成上市,如此便可避開第二年3、6月份的死亡風險期,以減少養殖損失。

  2. 池底沙層水抽排使用,以確保水質提高養殖成功率

      文蛤池常需抽換池水,如在池底埋設沙層抽排水管路,循環使用養殖池本身的沙層水,便可避免引用污染水源或其他已發生文蛤死亡的池水,以確保水質防範大量死亡的發生。

  3. 建立文蛤池與魚蝦池水間的循環利用養殖方式

      建立各養殖魚蝦池與文蛤池水相互循環利用之管路系統,尤其與單養之魚或蝦池間的循環水養殖,更是理想的養殖模式。

  4. 池水循環模式改良應用

      通常文蛤池都在固定點供應發酵液或藻水,並以水車打水,以便讓其均勻擴散分佈,但此效果較有限。因此,可改用低揚程、低耗電、大排水量的抽水機配合較大截面之渠道或管道平移(如:利用塑膠帆布管懸浮在池面輸送)以替代傳統之水車使池水在池內得以順暢的循環,如此便可增進擴散效果。

  5. 重新填砂,改善底質環境

      為改善老化的養殖池底環境,應予重新填砂,使得養殖成果與新闢池塭相當,此舉雖然增加養殖成本,但由於單位面積生產量可以大幅提升,因此投資成本在短期內即可回收。

  6. 避免成長停滯之處理方式

      由於放苗密度很高,文蛤成長至一定體型時,將因生存環境逐漸惡化及成長空間日趨減少而影響其成長。若能在成長開始減慢時即加以翻掘池底,同時排除過量之有機懸浮物,才可以維持文蛤的成長。此外,加強池水之循環與水位高低變化頻率,亦可改善文蛤的成長環境。

  7. 提高可上市成貝品質之處理方式

      品質不良之文蛤,如:外殼呈淡灰黑或附著一層黑色薄膜,並有脫皮或頂殼部有腐蝕等現象,亦可藉翻掘池底、長時間保持池水流動、改變水位及提高底部水體溶氧量等方法來改善。至於殼內肉質稀少呈現空殼化之文蛤,亦可採前述方式或供應足量餌料來補救。

  8. 文蛤採收及篩選的自動化

      在文蛤養殖流程中,採收及篩選工作相當辛勞,傳統的採收及篩選作業大都以人工為主,所以效率不高。因此,水產試驗試所台西分所經多年的不斷努力,已研發自動收穫機和分級機及上市前處理系統,以提高採收作業效率(圖4DOCX / odt / pdf)。

 

四、未來研究發展重點方向

  (一)種貝收購與蓄養保種

  由中國、韓國及日本等地購入與台灣同種之文蛤進行各族群間人工繁殖,以解決近親繁殖體型變小的問題。

  (二)種貝及稚貝無沙培育技術之研發

  種貝在無沙水槽內蓄養時,培育水之供給方式、水槽大小、形狀、光照度及文蛤堆疊高度等對飼料效率均有影響,而稚貝無沙育苗之干擾因子更多,因稚貝無著落基質,在流動水體中易漂浮,在靜止水中會堆疊糾纏而與排泄物或殘餌形成糰狀,影響攝食甚至有窒息之虞,因此,無沙培育種苗系統之建立與技術研發,均需先予確立。

  (三)無沙蓄養增肥或養殖之可行性探討

  無沙立體養殖模式,需考慮養殖容器、肥水與水流供給方式、文蛤攝食最佳方式與養殖環境光照度等,以尋求文蛤成長最佳條件。另在收成時,篩選較大型的文蛤移至他池續養,或以網具採立體無沙方式再予2次養殖或增肥,期能培育大型文蛤,供高級餐廳碳烤用。

 

五、結語

  加入WTO後,養殖業勢將面對國外水產品進口之衝擊,屆時許多大宗養殖水產品,如:虱目魚與吳郭魚等將首當其衝的面臨競爭的挑戰。然而,台灣文蛤因具有較佳的肉質與口感,而且考量該產品之保存上的特殊性(冷藏久放將因脫水而失去鮮美風味與肥滿度),因此,受到的影響可能較少。然而,若能不斷的創新養殖技術,以生產優質文蛤,不但可以降低外來水產品進口之壓力,更可藉此擴展外銷管道,創造文蛤產業永續經營的契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