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因應知識經濟需求 建立永續發展之農村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 李朝賢

一、前言

  農村是一個有別於都市的地方,它是一個多元且複雜的社會經濟結構體。就農村的組成來看,農村是一個大地區,它擁有自然景觀,農田,坡地,森林,河流,村莊,小城鎮,工商業中心,其居住的人們主要為從事農業活動的農民,以及從事非農業活動的居民。農村地區是由眾多的農場,小商店,商業與服務業,中小企業等所組成,它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棲息地與文化傳統。農村除了從事產業的生產活動外,亦提供綠色空間的休閒處所。台灣的農村在產業活動上,尤其是農業,其生產是否具高效率與競爭力;在農村生活上,尤其是農民,其生活品質是否令人滿意;在農村居住環境上,農村居住社區是否舒適與安全;在農村生態環境上,是否具有環境永續發展的情況與潛力等,這些皆需應用高度的知識進行深入檢討。在講究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應追求知識的激發、擴散與應用,將生產與管理因素凌駕於傳統的土地與資金之上,而成為支持與推動經濟及產業發展的動力。有鑑於此,在面對知識經濟的情勢下,農業部門應如何強化農村部門的發展,使其成為推動整體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這勢將成為今後的重要課題。

二、台灣需要健全發展的農村

  就整體農業發展的三農-農業,農民,農村而言,農產業的發展是最基本,且一開始就被視為農業政策的重點,隨後才逐次重視到農民與農村發展的問題。農業政策中的價格與市場以及農產業的發展是農業政策的核心,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知識經濟的重要性被認定後,人們應思考農村發展在農業政策中的相對重要性,以及農村發展對整體農業,甚至對整個國家社經發展的重要性。今天我們仔細檢討一下,台灣是否需要有一健全發展的農村,其答案是相當肯定的。

  (一)農村是撫育農業多功能性的處所

  農業除提供糧食外,農業生產活動也提供環境景觀,促進環境利益,諸如水土保持,自然資源永續管理與生物多樣化的維護等,以及對農村地區社經發展的貢獻。農業需要有一健全的農村,其多功能性的特性才得以發揮。因此很多國家為確保農業的多功能性,將農村發展視為農業發展的重要項目。

  (二)健全的農村有助於城-鄉的平衡發展

  無論經濟或社會的發展,都市與農村,皆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都市是大農村地區的核心,而農村是都市的延伸。都市是人口密集以及第二,第三級產業較發達的地區,而農村則是自然資源豐富以及第一產業較發達地區。都市與農村間具有產業交互作用的互補功能,如果農村不能健全的發展,勢必影響到城-鄉的和諧發展。

  (三)農村是生態環境維護的守護神

  廣大農村地區除提供生產活動處所外,尚對環境,生物棲息地,農村景觀,抵抗自然災害,以及維護產業傳統文化等產生很大的貢獻。

三、農村發展需要明確的政策支持

  台灣的農業政策正面臨著經濟自由化,加入WTO,以及消費者導向,產品品質提升,以及知識經濟應用的新挑戰,此一變化不僅影響農業生產與市場,同時亦對農村地區的所有活動產生影響。未來農業部門必需將農村發展與農產業的健全發展相並行,使農業與農村發展在台灣社會經濟發展整合凝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農村發展需要明確的政策支持,才能使農村發展對農業發展發揮其關鍵性的功能。換言之,農村發展政策在整體農業政策中應受相當的重視,因農村發展是維護農業,農村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基礎。

  (一)為何需要農村發展政策

  1. 農村是農業發展的根基
    健全的農村發展政策是維護農業永續發展的基本要件,當農業面臨挑戰與農業部門追求更具競爭力以因應食品衛生安全,環境維護以及消費者對品質等有新需求時,健全的農村將能提供支持農業發展的力量,使農業能適應新環境的變遷,並調整其結構,而獲得健全的發展。

  2. 農村發展對維護環境與提升生產品質相當重要
    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以及人類活動對環境所產生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已引起社會大眾的重視。農村地區具有獨特的本質,能提供一個具環境吸引特性的生活,工作與休閒空間,而這些地區的維護需要有政策的支持。此外,農村地區具有改善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潛在能力,許多農村地區提供田園景觀,遊憩休閒活動處所以及具文化價值的高品質產品。

  3. 農村發展與整體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
    高生產力與競爭力是有效使用生產因素的結果,為能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在社經轉型的過程中,充足的公共設施(交通與資訊的可及性),教育與訓練,社會服務(行政與保健),創新能力,企業發展環境,健全的社經結構以及有效的制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健全發展的農村才能提供這些機能,因為農村地區除了能移動與組織其發展潛能外,並能吸引外在的資本,透過投資與技術協助來推動經濟發展。農村地區本身不再是產業發展的障礙,而卻能提供多元發展機會與創造就業。

  基於上述,農村發展政策應視為農業政策的重要部份,農村地區的發展應視為整體農業發展的正面因素,為促進與加速農業發展,農村發展政策的確立是非常必要的。

  (二)農村發展政策的重點內容

  農村發展政策可整合農業非產業活動的發展,在整體農業的發展上,可被視為農業政策中的第二支柱(產業發展政策可被視第一支柱)。農村發展政策除可強化農業部門的發展外,對改善農村地區競爭力以及環境與農村資產的維護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農村發展政策的重要措施可包括:

  1. 農企業投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農品品質以及維護與改善環境。
  2. 使用與管理農地與農業水資源。
  3. 發展人力資源:教育,訓練,培育青年農民,提昇退休與離農方案。
  4. 維護農業環境:肥料,農藥的使用與管理,以及環境綠美化。
  5. 協助偏遠與環境不利地區的發展,以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6. 維護坡地與森林,加強水土保持與災害防治。
  7. 激勵農村地區的文化資產活動:農村地區特有的田園景觀,休閒遊憩,手工藝,農林產業文化與農業民俗技藝,以及農村社區有創意的自立發展活動等。

四、農村發展需要妥善的規劃與建設

  農村是一個產業,生活與環境的綜合體,要如何強化農村的活動,以推動農業發展,我們需要有知識經濟的思維,作好農村發展規劃,然後才能據此加以建設。

  農村發展規劃首先要了解那些因素會影響到農村發展,然後才能對農村發展進行規劃。

  (一)影響農村發展的因素

  影響農村發展的因素很多,總括而言,可分成自然因素,實質因素,人力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等4項(Nelson,2001),這些因素亦有人稱為資本(Capital),例如人力因素稱為人力資本等。

  1. 自然因素:以自然資源為基礎,提供作為生產用途的。這些因素包括土地,空氣,水,以及生物資源,其中以土地與水,對農業特別重要。
  2. 實質因素:主要係指公共設施,其中以交通運輸,通訊設施以及灌排設施最為重要。
  3. 人力因素:以教育,科研,訓練與保健最為重要,這些將影響到人的生產力(Schuliz,1981)。一般而言,教育與科技知識的存量將影響到人的生產力,這些是人力資本的重要項目。
  4. 社會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創新,家族關係,社會規範等。這些將形成社會互動並對經濟活動產生效果。社會因素對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與創造人力資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Coleman,1988)。

  (二)農村發展規劃需具綜合的整體性

  上述4種因素彼此相互關聯,並相互影響,因此農村發展規劃應具整合性,將影響因素作全盤性的考量。例如,自然因素如不能作妥善的規劃與利用,一些自然的災害,如水災,洪害,將影響到其他因素的效益,而使自然因素變成農村發展的負面因素。實質因素與人力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的互補作用,公共設施的改善以及制度創新等皆有助於生產能力的提升。健全的制度對社會個人間的互動產生良好的效果,此一效果將影響到人力因素的使用成效。農村發展應建立在一個寬廣的整合基礎上,在既有且健全的自然因素基礎上,大力的投資在實質,人力與制度創新的建設上,將可創造農村發展的新面貌。

  (三)人力資源發展是農村發展的核心

  上面所提及的4種影響農村發展的因素,其中除自然因素外,其他3種因素如實質,人力與社會因素等皆是人造。也就是說人是農村發展的主體,人力因素是人造因素的核心。就農村發展來看,人力資源的發展是農村發展政策的重點。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不可單純的被視為生產因素,人應被視為發展的核心,因此在農村發展的策略中,應特別強調人力培育,人力潛能的激發,以及人對發展熱望的激勵等。如農村的人具有專業訓練,並富有企圖心與創造性,則推動農村建設將可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結論

  在世界貿易全球化,以及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下,台灣農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這些改變不僅影響到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市場,而且亦影響到農村的社經活動。今後的農業部門除強調農產業發展政策外,亦應對農業村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如此才能使農產業與農村兩者的發展取得適度的平衡。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裏,農村的永續發展將是推動農業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台灣需要有健全發展的農村,而農村的健全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在目前農業政策比較偏向產業發展政策的前提下,我們需要應用知識經濟的思維,將農業部門中的農村發展政策建立起來,使其成為農業政策中的第二支柱,以協助推動農業永續發展。一個健全的農村發展政策除要有專責機構與充足的經費預算外,尚需要有週詳的整體規劃與建設,這些均有賴高度知識的應用,而知識的應用在於人,因此人力的培育,訓練與發展將是左右農村與農業永續發展的關鍵。農政單位如能對人力資源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重視,則人力資源對農業與農村的永續發展將會產生更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朝賢,2001,如何強化農業多功能目標與價值-農業多功能與鄉村發展,知識經濟中階公務人員研習營講義,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南投。
  2. 李朝賢,2001,歐聯鄉村發展政策及其對我國農業政策的啟示,第二屆全國實証經濟學論文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系研究所, 高雄。
  3. 凌碧鴻,李朝賢,2000,歐聯農產貿易自由化對農村發展調適之研究,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4. Coleman, Jame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PP、 95-120、
  5.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Rural Development, CAP 2000 Working Document,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uxembourg、
  6. European Commission, 1999, CAP Reform: Rural Development,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Agriculture, Brussels, Belgium、
  7. Hubbard, M、、 1997,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sight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48): 239-249、
  8. Johnston, B、, and J、 Mellor、 1961, the Rural of 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 566-592、
  9. Nelson, Alex Winter, 2001, Capital Constraint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Afric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Rural Development, September 25-27, 2001, Taipei, Taiwan、
  10. Shultz, T、 W, 1981, Investing in people: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Qual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