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中國大陸稻米收儲政策與貿易分析

農糧處農政科 彭鳳振

  中國大陸國有糧食企業對於稻米產銷扮演支配性角色,具體的表現在儲糧、收購、貿易等政策上。本文從儲糧與收購政策、進出口貿易、入會衝擊等三方面描述政府政策與措施,希望有助於讀者瞭解大陸國營企業對於稻米產業之影響,以及大陸加入WTO後,其稻米進口增加對於國際市場之影響。

一、儲糧與收購政策

  大陸糧食營運分成中國儲備糧食管理總公司之國家儲備糧庫及國家糧食局兩大系統。前者負責中央儲備糧,營運功能為戰略、天然災害、市場調節、糧價調控等宏觀性糧食調配。其購銷管道多元,可以向農民、市場或進口方式採購,糧食除內銷外也可以出口。國家糧食局負責一般糧食收購與撥售相關業務。

  國家儲備糧:大陸在全國重要交通樞紐集散地點(如杭州、嘉興等)陸續設立多座大型公糧倉庫儲糧,以追求糧食宏觀調控政策指令通暢、步調一致的目標,為求規模經濟,倉容量要求設計在10萬公噸以上。自1990年成立以來,儲備量及營運量不斷增加,1996年曾因為糧食供過於求,國家增加專項儲備糧數量,一年收購市場餘糧高達3,000多萬公噸(包含稻米、小麥、玉米等)。由於國家儲備糧積極參與市場的供銷活動,對市場影響力日增,不只可以充分調節市場,也可以彌補糧食跨區調撥不易的弱點。

  收購政策:1998年起,農民收穫之稻穀,必須全數賣給政府,並禁止民間糧商直接收購農民稻穀,目的是要提高糧價,保障農民所得並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在此之前,政府曾經允許農民自留稻穀部分可自由開放民間糧商收購並買賣,而且一向是市價高於政府收購價格,但是至1998年受到連年豐收及人均消費降低的影響,造成市場價格驟降至低於政府價格的水準,農民所得受損,政府為穩定糧食生產,毅然改弦易轍,禁止民營糧商直接收購農民稻穀,除糧食加工業者、國家儲備糧可直接向農村收購外,其他一律由糧食局收購,民間糧商依規定只能向公營的糧食商店購買。同時,政府希望藉建立上游獨買獨賣的雙獨占市場,取得稻米價格主導地位,並以「順價銷售」策略(亦即銷售價格=收購價格+營運成本),希望消除收購與銷售間的價差,消弭糧食財政赤字(1997年中央政府承擔穀物之收購赤字高達150億美元)。又為鼓勵農民種好米,採取「優質優價」收購策略(亦即不同等級用不同價格收購),並不再收購早秈稻,完全交由農民自由販售,但早秈稻因為品質差農民多拿來當作豬飼料之用。

  收購類別:收購分為「定價收購」及「保護價收購」(亦稱敞開收購)兩種。定價就是保證價格之義,收購農民固定比例數量的作物(如1畝收購稻穀100公斤;1公頃收購1,500公斤),價格一般是高於保護價;保護價就是餘糧的收購價格,自1997年開始實施。各項收購範圍只包括中秈稻、晚秈稻、北方梗稻、南方梗稻,稻榖由農民繳交至當地糧食收購站,並由各地的公營糧食商店負責銷售。

  定價收購價格之決定方式:由於大陸自2000年夏糧開始不再明確定價,交由各省區自行定價,一般可分為4種定價情況,一是實際收購價格依據糧食省長負責制的精神,參考農發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提供之市場價格資訊及建議,在考量自身財政負擔能力等因素之後,訂定當地每期作之收購指導價格,而且允許浮動,縮小與市價的差距。二是省內各地參照指導價格再往下調整後,決定當地實際收購價格。三是省際間協調定價,使地區間價格趨於合理和平衡。四是依照「優質優價、劣質劣價」之方式辦理分級分價收購。

  定價收購實際之價格水準,因為有上述不同定價方式而產生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同時調低定價與保護價水準。二是調低收購價同時給予現金補償,如浙江地區每50公斤補償人民幣10元。三是繼續維持高價格收購,如寧夏等。

  保護價收購價格:根據2000年2月之訊息顯示,大陸為維持適當的糧食生產水準,規定自2000年秋糧起,稻穀收購保護價格為:中、晚秈稻、梗稻分別安排在每50公斤人民幣54~56元、56~58元、58~60元。

  近年整體的收購政策並不很成功,因為實際執行時,由於每畝收購之數量標準並未普遍獲得農民認同,且實際收購價格又往下調,以及分級收購之分級、定等不盡合理,導致農民繳穀意願低落而使存糧大增,繳售的多半是較低品質米,較優質之稻米則自己留存,期望能在市場賣個好價錢。民營糧商則在市場對好米需求強勁之情況下,乘機非法收購糧食。另一方面由於近年稻米供大於求致使價格下跌,政府糧食之財政赤字亦未得改善。

  就銷售面來說,公糧銷售的策略是順價銷售,即銷售價格按照收購價格加營運成本計算,但近幾年這個做法並沒有成功,其原因可歸納為:

(1)由於市場供大於求,公糧因為品質差、營運費用高、民營糧商競爭等因素,造成銷售困難。

(2)政府定價收購與保護價收購,屬政策性糧食,免繳增值稅,因此無法給購買公糧之糧商開立增值稅發票,使得買方沒有營業扣底的憑據,影響購買意願。

(3)近年由於市場價格呈現連續下跌局面,形成政府庫存陳糧之收購成本與市價之差距擴大。

(4)公糧虧損銷售,與順價銷售規定相違背,必須要上級機關與財政單位審核通過才可執行,增加銷售決策與實際執行間的時間落差,影響銷售速度與數量。值上述之故,政府實際銷售的數量不易擴張,銷售的價格漸低而且庫存大,致整體財政虧損更進一步擴大,順價銷售目標難以達成。

  如今大陸已加入WTO,未來對於稻米產業之主要衝擊將表現在糧食流通方面,亦即市場流通體制會因為與國際接軌而有所調整,未來將會打破目前國有糧食企業壟斷經營的規定,預期糧食市場流通體系可以不斷改善。現階段大陸國務院已先針對主要糧食銷售市場,先行開放糧食收購,開放的地區有浙江、上海、福建、廣東、海南、江蘇、北京、天津等。

二、進出口貿易

  大陸稻米貿易在入會前採取國營貿易的方式,進口只准由獨占性質的國營企業辦理,出口則以核發出口許可證的方式管理。稻米貿易之主要目的是要以進出口數量來調節國內市場供需,貿易數量是依據中央有關部門核定的年度計畫決定,進口稻米稅負項目主要有關稅與加值稅(13~17%)兩種。

  大陸1997~1999年換算成白米等量之進口數量依序為32.6萬公噸、24.4萬公噸、16.8萬公噸(進口值7.9千萬美元);主要進口地區為泰國。至於出口方面,1997~1999年換算成白米等量之出口量依序為81.8萬公噸、374.6萬公噸、270.5萬公噸(出口值67.5千萬美元);主要出口至印尼、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俄羅斯、古巴、馬來西亞等國家。1999年之主要進出口國別與數量(未折算白米等量)之資料下表。稻米出口價格是依據政府收購成本及營運成本計算,出口種類以短粒梗米為主,進口以長粒秈米為主。

  1999年大陸稻米主要進出口國別概況xls pdf

  在傳統上大陸是稻米淨出口國。雖然國內食米呈現劣等財性質,人均消費量減少,但隨人口成長,國內總消費量仍維持正成長。惟在國內稻米供大於求的情況下,美國農業部預期未來大陸年平均淨出口量可達3.2百萬公噸的水準。

三、入會衝擊

  承諾(關稅配額):(1)在配額方面,初始配額為332.5萬噸,2004年增加至532萬噸;其中50%由國營企業進口;配額內長粒米及中短粒米之數量各占一半。(2)在關稅方面,配額內關稅維持在1%(稻米粉及細粒米則為9%),至2004年配額外稅率由74%降至2004年65%(稻米粉則由64%降至40%,細粒米則由28%降至10%)。

  衝擊:中國大陸自評入會對稻米產業造成的衝擊不會太大,且認為有助於稻米產業發展與出口,這也許是因為大陸以開發中國家身分承諾的進口配額少、國內成本低、價格也低,自信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因。根據1997年美國農業部評估兩岸入會之效果顯示,入會造成大陸稻米減產的效果並不明顯,但是對於國際貿易卻有顯著的影響,例如全球稻米貿易總值將增加約52.6百萬美元,其中以促進東南亞地區的稻米出口效果最顯著,而且可以顯著提升美國稻米出口價格18﹪。大陸針對入會衝擊提出的稻米產業因應對策,一是普及優質品種,二是提升加工技術。

四、結語

  兩岸目前均是WTO正式會員國,都應依照承諾執行進口義務,而未來一旦正式開放大陸稻米進口,則將使進口大陸稻米成為事實。由於兩岸地理距離近,大陸米價又較我國低很多,可以預見其實際進口的威脅。因應兩岸貿易新情勢,未來應設法將其納入限量進口之配額內管理,並嚴格監督大陸稻米進口管道。

  主要參考文獻:「大陸農業資訊」第一期~第二十五期,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86年10月~90年10月;美國農業部網站 www.usda.gov;李秀恒,21世紀中國市場,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 ,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版等。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4-26:1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