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消費者導向之農業企業化生產管理

中部辦公室第一科 徐源清

 

 

 

  談到農業生產管理,過去大家都會把焦點放在生產技術上,即如何透過技術改良來促使品種更新或節省投入,以便得到更多更好的產出。但二十一世紀的農業,更受到矚目的是農業經營需邁向企業化之路,除了提供更好的產品之外,企業化管理的功能需要更積極地被發揮,亦即透過管理技術的進步,促使資源被更有效率地使用,才是目前所追求的目標。在企業化過程中,追求經濟效率比獲得新的生產技術更能俘獲現代農民的心。因此,農業生產管理追求的不只是生產技術的進步,更追求管理技術的進步。

一、農業企業化生產管理的內涵

 

  簡而言之,「管理」就是利用有限的資源,達成既定的目標。農業生產的目標,如不考慮非經濟因素(如傳統生活習慣的維持,環境生態的維護等),多以追求利潤極大為目標。從利潤方程式(利潤=產出價格×數量-投入成本)來看,其內涵包括產出最大、成本最小及利潤極大三方面。台灣農業在加入WTO以前,我們擁有高生產技術與天然的封閉市場,天然災害頻仍雖使災後沒有產量,農民賺不到錢。但如果風調雨順,產量則會太多,價格一定低迷,農民一樣賺不到錢。因此,「一窩蜂」種植及「菜金菜土」時有所聞,這更顯示企業化生產管理的重要性,做好生產管理才可能有機會賺取利潤。加入WTO以後,農民面對的是世界性的市場競爭,更擴大了競爭的層面與深度,所需蒐集整理的資訊更多,不變的是透過生產管理的改善才是競爭的利器。

 

  所謂「農業生產管理」,本文指的是農業從投入到產出的過程中,所有投入因素與產品的管理組合。這些組合需管理的項目繁多,蘇佩聰(1999)指出,包括產銷協調、負荷管理、生產計畫排程、物料需求計畫、途程規劃、人機派工、跟催及現場管理等八項,並繪成生產管程流程圖,如附圖DOCX / odt / pdf所示。摘其要者可歸類為投入成本、產出品質與生產流程三大類的管理。而「客戶需求是生產管理的起點,生產則必須投入許多人力、物力與時間,在生產過程中如果能妥善地安排要投入的資源,並對整個過程嚴加控管,才能使這些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蘇佩聰,1998)」,以下就此三大類的生產管理項目,說明農場在實施企業化過程中所需管理的事項。

二、生產流程管理

 

  前已述及,生產管理的流程始於「客戶需求」,農民承襲過去生產導向的觀念,先生產再來找市場,對於「確認」客戶需求一向不太重視,即使農業經營已從市場導向演進到消費者導向,農民對於消費者需求何種農產品仍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大部分仍埋首於「日出而作,勤耕苦銷」當中,所有產品都往批發市場送,每每埋怨有好的農產品,卻賣不到好的價錢。最好的改變方法應是農民開始作好「訂單管理」,從訂單中掌握客源,瞭解消費者需要,確認生產排程,是企業化經營的第一步。

 

  廣義的訂單管理在出貨前能確認的訂單均屬之。由於農業生產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受到生物特性及自然氣候的影響,能否順利產出的風險較高,想要依賴有訂單的數量才據以生產交貨是遙不可及的,可考慮部分依生產前的訂單生產,部分訂單在投入生產後再向客戶爭取,產出後再確認訂單者亦常見(如茶葉,就多先產出後出售,但仍需要有訂單管理,參加展售或辦理共同運銷者則無法稱之)。可以確認的是,投入生產前所接獲的訂單,才具有生產指導的功能,而已投入到產出的生產期間所獲得的訂單,可能對下次生產具指標效果,亦可據以修正原生產計畫。

 

  依據訂單所擬的生產計畫,比依據農場本身具有多少資源(如田地及人工),來進行生產的行為更切合消費者導向。但對大多數農民而言,「拿筆比拿鋤頭還重」,他們的生產計畫是深藏心中,而不是訴諸文字的,因此產能目標可以隨著氣候的改變而機動調整,即使契約生產者也訂有容許違約量(如青果社的香蕉容許違約量約20%),這種生產計畫並不具有鼓勵達到目標的功能,積極性不足。企業化生產管理的生產計畫,需要有明確的目標、策略及方法,顯然它是在深思熟慮後形諸文字或圖表的一系列過程說明。生產完成後,計畫目標與實際產出相符固然可喜,相左時才是管理改善的來源,產量不足無法滿足顧客所需,是調整產能的重要依據。在農業生產上,產出不只是產量而已,也是一連串不同品級的組合,因此,產量過多時則是提昇品質、淘汰次級品的良好時機,千萬別為了「豐年豐收」卻造成「榖賤傷農」。豐收量多的問題多發生在許多「良級品(相對於特級與優級而品質較差的一級)」進入市場所致,如果在田間加以淘汰銷毀或製作有機肥,既節省包裝及運費,又可提高價格、增加收入及促進地力,農民卻為了「捨不得」而邁向了惡性循環之路,這是沒有生產計畫目標所致。

 

  有了生產計畫後,依據個別班員產能所作的生產調配才更是產銷班運作的成功關鍵,這種類似組織分工的協調手法考驗著產銷班的主要幹部。進行生產後每隔一段期間的跟催工作,與產後調配執行情形檢討,充分掌握達成率是生產負責人(如生產組長)的必要工作。「產期調節」在近三十年來的農業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技術的開發亦多著重於此,使台灣農業技術得以提昇達世界水準。惟過去的產期調節是在封閉市場觀念下,避開盛產期也避開低價期,而使終年得以有產出的原理下運作著。但在加入WTO以後,世界農產品的進口由於出口國間緯度的差異,已能使世界各地的產品均能在周年供應新鮮農產品給國內消費,產期調節反無法符合比較利益原則,可能徒增成本而無法獲得較高的價格。為避免這種困境,放眼國際調查世界各國產期,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準備工作,農民也要走出去掌握世界生產產期及可能進口情形為宜。

 

  農場生產業務標準化,在我國已研究數千年之久,「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以及「二十四節氣」的農事指導原則,也流行了數千年,「現代化的二十四節氣」講究的是組織、資源、作業及管理的標準化,使工作推動順暢,提高作業效率,減少人力、時間、資源浪費,降低作業成本,同時合理化工作程序,確保產品品質水準(蘇佩聰,1997)。組織標準化指的是職掌與分工的明確,物料標準化指物料機器之統一規格及列冊管理,並按比例施用或按規則使用。作業的標準化在於製訂一定的流程與應注意事項,管理的標準化是建立各種管理指標,依據實際作業結果與指標對照而分析檢討,找出原因並解決或修訂標準。所以,標準是不斷地修正及合理化得來的,非從參考資料獲得,也不是從同業仿效而來,才不致於徒流形式,失卻指導生產的功能。

 

  農場或集貨場的5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紀律)最近頗受重視,舉凡減產老株的淘汰、果園農路及作業園區的整平規劃、雜草病葉腐果的清除、樹型的改造及矮化、工具陰影看板的收藏、設備保養維護、園區的標示標線、動線規劃等皆屬之。產銷班農民全班進行5S工作的推行及績效評比,不但有助改善園區,也能促進全班共識及向心力的提昇。看板管理對於多樣化產品的農場特別有功效,不只是多重產品(如葡萄、楊桃、桶柑、芭樂、木瓜、鳳梨等混種的果樹產銷班)生產排程的規劃利於井井有條,單一產品採收出貨順序與生產目標的達成更是一目瞭然,進行病蟲害防治也將滴水不露。集貨場的看板管理同時兼具廣告效果,使來場參觀選購的消費者,對於生產流程更具信心,看板的知識性也讓顧客增添了探索的樂趣,易於達到客戶滿意的目標,而增加採購量或提高再購率。

 

  顏色管理在於將流程或產品資材分類,避免出錯或產生不必要的浪費。應用實例如楊桃早晚花的套袋以顏色區分、高接梨不同嫁接時間或品種以不同顏色的膠帶區分、畜禽飼料與供料槽的顏色搭配、不同等級產品或目標市場的顏色區分避免送錯對象等,都在協助農友減少意外出錯的機會,可節省成本或降低顧客抱怨。  

三、投入成本管理

 

  農友都知道,原物料的共同採購可以提高議價能力,有效降低進貨成本,但對於共同採購的貨比三家或公開招標,則多嫌麻煩而不願意進行,事實上公開招標可以有效降低採購成本,開標決標後尚需與供應廠商簽訂合約書,估計全年需求後採一次訂貨、分批交貨的方式來減少庫存,也符合農產淡旺季的不同需求。藉此建立供應廠商資料庫來定期聯繫,或在緊急狀況時能立即聯絡,可爭取處理時效。

 

  採購進料後在空間利用上的合理有效安排也很重要,讓進出頻繁、體積較大或不易搬運的物料放置在靠近門或裝卸區處,少數、零散者則放在倉庫角落(陳慈暉,1995)。入庫前需註明入庫日期,並採用先進先出法來使用物料,冷藏庫在必要時可以開兩門以方便先進先出的動線,同時做好三定管理(定位、定量、定容)。為掌握成本,對於物料、產品或加工品進出倉庫的過程均需加以管理,並訂定安全存量及適當訂購量,找出最適訂購週期。

 

  盤點就是藉由對物料現存數量加以清點,以確認物料存量與帳簿登載一致,並確認物料存放的時間及品質,避免存放過久變質而加以整理。3-5個月未動用的呆料及3-5年未動用、失去原有功能或損毀的廢料應加以清除。

 

  農業生產過程長,受到天然氣候條件影響大是農業的生物特性。在較長的生產過程中變數多難以控制是必然的,如能思考流程的簡化或縮減,讓生長所需的條件(陽光、空氣、水)都在控制的範圍內,或者運銷過程中減少移動及過手的次數(如產品採最終消費包裝),則成本的減少是可以預期的。在產出產品數量上的控制也是影響成本的重要工作,詳實記錄每株果樹的生產紀錄及效能,觀察樹勢及適當剪枝,切實疏果不但可以減少套袋及採收工,還可提高產品品質。

四、產出品質管理

 

  「品質是符合顧客的需求」是管理學界公認的看法,問題在於誰是顧客?顧客要什麼?是否有達到顧客要求的方法(王月娥,1999)?在這三個問題都有答案之後,「符合」則要求的是精密與準確,這在農業的生物生長特性上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正也顯示農產品在品質上是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在逐漸縮小容許範圍的過程中,既是挑戰,也會是成就。

 

  我們檢視近半世紀來企業對品質認知的發展歷程,可以從中學得農業要如何進行品質改善。早期認為「品質是檢驗出來的」,應用在農業上可以是品質自分級而來,將高低品質的農產品分開,只讓較高品質的農產品上市,級外品則用於回收利用製成有機肥培養地力。「品質是製造出來的」用在農業上則需進行農場環境改善、土壤地力檢測、生產流程標準化工作。「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在敦促農業經營者著重研究開發,「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則是提醒農場主應學習管理技能,善用管理技能來落實市場調查、應用管理指標來改善品質。「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則是隨時進行品質改善的工作,落實品質管理的PDCA循環。

 

  品質改善沒有停止的一天,今井正明(1986)就認為「改善」是企業所有人不間斷地追求改良與進步,而美國品質大師休華特的PDCA循環正說明了這種現象,在不斷地進行計畫(Plan)、執行(Do)、檢查(Check)、改善行動(Action)的過程中,才能促使農業不斷地成長與創新,進而不斷地創造競爭優勢。而「預防重於治療」則是改善品質降低成本的不二法門,早一分鐘作就省一分錢。

五、結語

 

  「異業學習」在經過巧妙地轉換之後,往往比「同業學習」更能突破困境,台灣在加入WTO之後,國內經濟發展停滯之時,農產業的衝擊正慢慢地浮現,應用企業界的手法改善農業經營體質已箭在弦上,也是與世界農產品競爭的重要出路。生產流程的標準化、成本投入的明確掌握與產出品質的精確在企業界已行之多年,農業企業化管理其實正方興未艾。

 

  本文就農業企業化生產管理方面提出一點淺見,強調重視訂單管理以掌握消費者需求,從生產計畫中確立目標再進行生產,推行產期調節前先蒐集世界生產及市場資訊,在標準化生產流程上努力使產出品質均一,以力尋節約成本的方法來增強競爭力,並且預先瞭解顧客需求才能使品質不斷提高。同時亦針對農民的作業習慣提出一些可行的管理工具,包括訂單管理、淘汰良級品、計畫跟催、標準流程、5S管理、看板管理、顏色管理、採購管理、空間三定管理、盤點及紀錄、PDCA循環等,提供農民應用參考。

 

  在企業五管中,除生產管理外,尚有組織與人事管理、行銷管理、財務管理、資訊與研發管理尚待嚐試用農業的語言,教育農業生產者進行企業化管理的工作。其最終目的,追求的是顧客滿意,才算是符合消費者導向。  

 

參考文獻

 

今井正明,1986,徐聯恩譯,1998,改善,長河出版社

 

王月娥編,1999,品質是符合顧客需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

 

陳慈暉編,1995,經營管理合理化在農業之應用-物料管理六要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

 

蘇佩聰編,1997,經營管理合理化在農業之應用-標準化四要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

 

蘇佩聰編,1998,經營管理合理化在農業之應用-生產管理五要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

 

蘇佩聰編,1999,生產管理案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企劃處編印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