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國合處國際組織科 藍敏全
WTO新回合談判,基於坎昆部長會議各集團立場差異甚大,雖在會議期間密集進行談判諮商,但至會議最後一日(9月14日)仍舊無法達成共識;復以多數非洲國家無法同意將新加坡議題納入談判,坎昆會議因此宣告結束,並決議最晚在12月15日之前恢復談判。WTO總理事會主席已於11月21日邀請各集團具代表性國家召開非正式會議,惟各集團代表仍堅持己見,且末被邀請國(含我國)亦深表不滿,因此WTO新回合談判恐無法於年底就農業談判架構達成共識。
日本關西國際食品展於11月19日至22日在日本大阪舉行,台灣為最大國外3展國,共有9個相關協會與45家廠商參展。為提升台灣農產食品在日本的知覽期間,強調衛生與高品質之冷凍毛豆後續商機極大;而首次參展的有機池上米名度,台灣館於展覽首日召開記者會,向日本媒體推介台灣優質農產食品。展覽期間,強調衛生與高品質之冷凍毛豆後續商機極大;而首次參展之有機池上米亦激起廣大迴響,已有日商擬在過年時推出禮盒包;另五穀雜糧養生製品、台灣梅、彈多力無鉛皮蛋、鯛魚生魚片、水產小菜、冰酒、保健蜆精、真空包甜玉米、竹筍,以及水產休閒食品(如杏仁丁香魚與小蝦寶)等產品,亦頗受買主青睞。
經濟部長林義夫藉前往馬尼拉出席第11屆台菲部長級經濟合作會議之便,與菲律賓農業部長羅仁壽舉行早餐會,雙方並就農漁業合作事宜交換意見,羅部長尋求能擴大雙邊貿易之方式,他承諾會在任內積極推動雙方在農漁業領域上的進一步合作與發展。
基於食品安全的考量,義大利農業界對於基因改造農產品一向秉持堅決反對意見,一般民眾對於購買基因改造農產品也多所疑慮,惟最近已有轉機。義大利農業協會表示,政府需要對基因改造農產品投入更多的研究,以證明它對人類是好是壞,如果基因改造農產品對健康無礙,農業協會也不排斥這種可以解決人類饑餓問題的科技。另外,義大利農業部亦宣布允許義大利農民可以使用基因改造種子,但同時也規範這類基因改造農產品應與一般農產品加以區隔,顯示義大利政府已開始遵從歐盟有限開放基因改造農產品的立場。
四川農業大學宣稱該校郭萬柱教授主持的「豬偽狂犬病」 (基因缺失)活疫苗 (SA215株),已經獲得國家新獸藥證書,成為動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偽狂犬病是豬、牛、羊等多種家畜、家禽及野生動物的急性傳染病,豬隻尤為該病的主要宿主和傳染源。郭萬柱等人經過10多年研究,利用病毒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特性,運用毒性缺失、重組等基因技術,終於成功研發出疫苗SA215株。農大表示若能廣泛運用,將可避免畜牧業每年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美國國務院莫斯利就美中農業合作議題指出,中國是美國第5大農產品市場,美國也是中國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兩國間除了農林漁貿易往來之外,也正合作推動生物科技和水土保持等農業相關科學研究。去年底美國農業部長威尼曼與中國科學技術部長徐冠華簽署效期長達25年的合作協議;今年底還會就水資源議題簽署另1項協議。自1979年以來,中美農業科技專家和官員互訪人數超過1千4百人次,這對強化農業貿易和促進食品安全研究以及農業教育發展等,有相當大的助益。
聯合國國際糧農組織(FAO)於102月1日在羅馬總部召開第32屆會議,研商議題主要包括農產品市場開放、削減國內補貼及降低出口補貼及安全存糧等,計有美國、日本、韓國、紐西蘭與澳大利亞給等58國參加,日韓於前兩天會議中表達其自由化已大幅實施,國內農業政策亦大幅改革,未來因農業具有糧食安全、鄉村發展與環境保育等非貿易功能,期盼給予必要的彈性,以實施有效政策措施來維護農業發展。惟美、紐、澳等國仍要求更大幅之自由化,在各會員立場差異過大下,此次會議將無法達成具體結論。
為確保台灣農業部門權益,並強化在「杜哈回合」農業談判的立場,台灣與日本、韓國、瑞士、以色列、冰島等10個農業型態相似的「小農」國家結合為G10,雖然坎昆會議瓦解,但為強化未來談判立場,我主動邀集10國代表於11日在代表團舉行會議。我駐WTO代表團顏代表表示在未來的杜哈回合談判中,農業是最敏感的議題,駐WTO代表團配合國內政策,將整合G10國家,全力維護農民最大利益。此次會議除了凝聚力量外,並將檢討現行談判策略,甚至考慮擴大G10成員。
基於坎昆部長會議聲明要求WTO於12月15日之前舉行資深官員會議,完成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議題談判模式的架構,就「新加坡議題」的談判建立共識,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主席卡斯提奧近來乃積極與各會員國及集團諮商,希望能重新啟動談判,12月5日並約集台灣等二十多國代表團團長,說明過去兩個月的諮商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卡斯提奧表示「雖然非正式諮商有實質進展,但仍然有限,15日的資深官員會議不會有重大決定,杜哈回合談判要等到明年2月才全面恢復」。他並建議,應在明年二月選出新任總理事會議、各談判工作小組主席後,就杜哈發展進程的8個談判議題全面恢復談判。卡斯提奧預定9日舉行非正式的團長會議時將向各會員國提出他進一步之建議。
來自10個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的領袖本周四及周五將在日本召開會議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周一表示「我們預期將能與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在峰會時就自由貿易協定展開正式會談」,由於日本10月份與墨西哥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時,因豬肉、柳橙汁等農產品之進口問題導致協商破裂,預估與ASEAN國家協商障礙仍將為農業議題,迄目前為止,日本僅和沒有農產品出口的新加坡簽訂協議。
年底美國與巴拿馬等中美洲各國即將簽署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雖然各界預期將可大幅增加各國間之貿易,對各國農業整體亦屬利多於弊,惟稻米及雞肉產業將受到嚴重衝擊。巴拿馬與哥斯大黎加稻農認為無法與接受補貼及免稅進口之美國米競爭;雞肉方面,雖然中美洲各國進口量僅佔總產量之5%,但因美國雞肉生產規模較大,又有生產與貸款之補貼,且出口肉部位為美國市場較低價之雞腿塊(每磅售價僅約0.16美元,遠低成於中美洲之0.44美元),預期中美洲雞肉產業將受到嚴重衝擊。美國農業衝擊較大者則為糖業,預期進口量將增加50萬公噸,每磅糖價將由24美分下跌到18美分,造成產糖農民與加工業極大衝擊。
在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成為2004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焦點。由於1985年後,大陸改革開放的重心逐漸由農村轉向城市,大力發展工業以及為工業服務的交通、建築、採礦等行業,而農業投入相對薄弱,致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2.12倍拉大為3.26倍。雖然中國每人國民所得已經突破1千美元,但如果三農問題不改善,將影響中國經濟持續、均衡發展,並影響社會穩定。
大陸農業相關稅有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及契稅4種。此些稅負抽走農民糧食生產大部分之剩餘,因此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中,專家呼籲貫徹新一屆政府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逐步降低並取消農業稅,會後決定明年全面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將全面取消農業特產稅,可減輕農民負擔4億元人民幣。另農業稅稅率亦將降低百分之一。
繼11月布希政府宣布限制部分中國紡織品的進口之後,中國立即宣布取消大豆、棉花和小麥採購團的訪美行程.但為營造溫家寶總理12月8日訪問華盛頓氣氛,中國又表示大豆採購團將於12月中旬出發訪問芝加哥,雖然中國還沒有重新宣布其成他採購團的訪美行程.但一般預估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數量比預期要高,美國農業部維尼曼部長在出席一個農產品貿易會議時指出明年度出口較原先預估增長25億美元。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12月3日在佛山和江門,查獲企業利用雙氧水加工魚翅及開心果,重達54噸。 工業用雙氧水是廣泛用於造紙業、紡織業的強氧化劑,食用後不僅對人體消化道產生強烈刺激,還存在致癌、畸形和引發基因突變的潛在危險。報導說,不法食品加工企業為降低加工成本,採用工業用雙氧水對魚翅、開心果等進行漂白,從中牟取暴利。食品級雙氧水每噸約2千元人民幣,與工業用雙氧水差價每噸達800至1千元。
華盛頓州的一頭荷士丁(Holstein)乳牛在12月9日被檢測出瘋牛病陽性反應.病牛的組織取樣巳由美軍飛機送到英國的一家動物疾病實驗室作進一步確認。為避免影響國內外消費者對美國牛肉信心,農業部官員指出已設法監控防堵危險性高牛肉進入食品市場,美國農業部部長維尼曼亦表示「尚難判斷瘋牛病例是否純屬個案,但我強調此次事件與恐怖主義無關,且發現瘋牛病的農場已經被隔離,USDA將盡可能采取一切措施,保持高度警惕,並將每日公告調查情況」
南韓繼忠清北道陰城郡地區一家種雞飼育場發生禽流感之後,12月中旬又發現在2.5公里範圍內的一家產卵雞農場感染到禽流感,因而農林部下令將種雞飼養農戶方圓3公里內的13萬7千餘隻雞與鴨悉數掩埋,目前已掩埋或正要掩埋的雞鴨多達20萬5千隻,由於人手不足,正動員公務員參與掩埋雞鴨及消毒等加強防疫活動。由於南韓消費者鑑於禽流感的蔓延而忌諱食用雞肉,迫使雞肉消費量遽減,目前雞肉產地價格已由1公斤991韓元降價至816韓元。農林部為了降低家禽飼養農戶損失,正考慮撥放30億韓元的補償金。
阿根廷、巴西、中國及印度等G-20國家於12月12日在巴西召開會議,由於美國、歐盟等已開發國家在坎昆部長會議不願大幅刪減補貼,使G-20國家極為不滿。基於歐美等國倡議延長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第十三條之和平條款(達成補貼刪減之協議換取多國間暫停農業補貼控訴,此條款於年底到期)之期限,G-20國家採取不支持態度,阿根廷經濟部長拉瓦納並對外進一步指出WTO和平條款年底到期後,G-20國家將儘全力向WTO控訴已開發國家農業補貼。
關係「杜哈回合」談判進程的WTO「資深官員總理事會議」,於12月14日展開四天會議,台灣駐WTO常任代表顏慶章除在會中重申支持杜哈回合談判於明年初儘快恢復外,並從WTO機制改革切入,建議加強秘書處及秘書長的功能與職權。美國、歐盟等大多數會員都明確表達了支持談判於明年初恢復的立場。美國更明確表示,願意接受墨西哥外長德貝茲在部長會議時提出的版本作為談判基礎。但WTO總理事會主席卡斯提奧在進度報告中指出目前各國間仍存在很大差距。WTO秘書長蘇帕猜指出,各國都有強烈恢復談判的意願,但更重要的是要將政治意願轉化為行動。
本會主辦的冬季國產水果促銷活動於上周六、周日兩天在溫哥華登場。現場展售椪柑、楊桃、鳳梨、番石榴、木瓜、柳橙及綠竹筍等農產品,並邀請顧客試吃品嚐,其中番石榴於加拿大銷售特別成功,今年迄目前為止加國已進口約100個貨櫃,較去年成長超過一倍。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羅由中、卑詩省台灣商會會長范偉銘均前往展售會上給予支持。
去年南韓出口高達164億美元產品到日本,日本則輸出303億美元產品到南韓,因此南韓總統盧武鉉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今年10月時曾同意,兩國在2005年底前簽署貿易協定,如此將有助於雙方的經貿投資。南韓期望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有助南韓農業、紡織及石化業,但也擔心因而損及電子及汽車產業。南韓於今年2月首先與智利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但受到南韓在野黨批評及農民擔心進口農產品將大舉入侵、影響生計,迄今此一法案還未獲得南韓國會的通過,預料年底洽談此自由貿易協定時仍將困難重重。另一方面,日本已經與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與其他國家磋商中。
中國大陸複製的雌性奶山羊“祥祥”於去年10月2日出生,已一年零兩個多月。今年7月15日與純種公羊自然交配成功。經過五個月懷胎終於生下了小山羊。 由於是頭一胎、個頭又大,“祥祥”在人工助產半小時後,生下重達5.25公斤的小公羊,比一般初生的羔羊重了將近2公斤。科技人員表示,“祥祥”攜帶轉抗凝血素基因,具有很高的醫用價值,如果它的後代繁育開來,從這些奶山羊的乳汁中就能提取並生產人類所需要的功能蛋白質,有助人類健康保健和一些疑難疾病的治療。
普通野生稻、藥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等3種野生稻都曾在海南省出現,隨著經濟發展和人類活動加劇,野生稻資源受到嚴重破壞。最近海南大學生命科學與農學院副教授符文英在瓊海市一沼澤地,意外發現100多畝瀕臨滅絕普通野生稻。研究顯示,現代栽培稻在進化過程中遺失普通野生稻約三分之一等位基因和50%基因,其中包含大量抗病蟲、抗逆基因優異基因,因此普通野生稻被列為中國大陸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由漢城大學教授黃禹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引發狂牛病的「鋸天牛」蛋白質的變異體,成功地複製出對狂牛病有抵抗力的4頭牛,並申請國際專利。該小組亦利用美國芝加哥醫科大學提供的無菌細胞開發調節人類免疫遺傳基因的「轉基因無菌小豬」,但可惜的是,這6頭小豬出生幾天之後全部死亡。
- WTO新回合談判恐無法於年底就農業談判架構達成共識
- 我食品業參加日本關西國際食品展成果豐碩
- 經濟部長林義夫與菲農業部長舉行早餐會
- 義大利農業協會軟化對基因改造農產品立場
- 四川農大研發動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 美中加強農業合作
- 國際糧農組織開會研商貿易自由化與安全存糧議題
- 我駐WTO代表團首度邀集G10於12月中旬聚會
- WTO杜哈回合談判明年2月恢復
- 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積極協商自由貿易協定
- 年底即將簽署之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引發相關國家農民關注
- 三農問題為明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瓶頸
- 中國明年全面實施農村稅費改革
- 美國農業部長強調積極出口農產品到中國
- 廣東省查獲企業利用雙氧水加工魚翅及開心果
- 美國農業部稱發現一例瘋牛病例
- 南韓禽流感呈逐漸蔓延擴散之勢
- G-20揚言於WTO和平條款年底終止後挑戰富有國家農業補貼
- 我國於WTO資深官員總理事會議支持「杜哈回合」談判立場
- 我國於溫哥華成功促銷農產品
- 南韓與日本年底前洽談自由貿易協定
- 大陸複製羊產下小公羊
- 海南瓊海發現100多畝野生稻
- 南韓首次研究出世界唯一抗狂牛病的牛隻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
![]() |
94-03-22:1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