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拾伍、農業統計

一、農業統計指標及書刊
二、農業統計調查
三、公務統計業務及專案性業務

  農業統計旨在反映農業經營現況與評量農業施政績效,進而供為釐訂農政措施及農建計畫,策勵未來農業發展方向之依據。其具體作法在於策劃、督導與整合現有農業統計調查計畫,編製、發布重要農業統計指標,以及彙整、分析各種農業統計資料,隨時提供正確、具時效性之農業統計資訊。

一、農業統計指標及書刊

(一)編算農業生產指數

  根據本會農糧處、中部辦公室及漁業署、林務局等所屬機關提供之台灣地區農、林、漁、畜產品生產資料,以基期(逢5、0 )年各項產品農場(產地)價格為權數,採拉氏(Laspeyres)定基加權綜值式,計算農業生產總指數及農產、林產、漁產、畜產4大類生產指數;惟於轉換基期之年份,則採費雪(Fisher)理想公式加以銜接。本項指數全年共編算3次,分別於7月份估算上半年指數,12月份利用初步統計資料估算全年指數,次年5月份修訂及發布全年指數。

(二)編算糧食平衡表及糧食自給率

  1. 糧食平衡表

    將糧食分11大類、47小類,依據各項糧食之生產、進出口及存貨變動等統計資料計算其國內供給量,再依照各類糧食之用途分配與流通情形,推估其總體及平均每人食用供給量,並根據各項糧食之營養成分,計算出平均每位國民每日各種營養素攝取量。

  2. 糧食自給率

    糧食自給率係指國內消費之糧食中,由國內生產供應之比率。將台灣地區產銷之糧食按初級產品型態分10大類、35小類,以糧食平衡表相關資料為基礎,單項糧食自給率逕由國內生產量與國內消費量計算百分比而得,類別及綜合糧食自給率則分別以熱量及3年移動平均價格為權數,以反映各種糧食之相對重要性。90年以熱量及價格為權數之綜合糧食自給率分別為34.7%及81.3%,能自給自足 (自給率超過100%) 之糧食為水產類及蛋類2大類。

(三)編算農業固定資本形成

  根據本會暨所屬機關與相關機關團體填報結果及有關次級資料,按防洪灌溉、農地墾殖及改良、農畜業、林業、漁業、試驗研究及農產運銷等7大類,以及政府、公營、民間等3部門編算台灣地區農業固定資本形成相關統計,供為政府研訂農業投資計畫及彙編國民所得之參考。根據統計結果,90年台灣地區農業固定資本形成毛額約為491億元,按購買主體分,政府、民間及公營部門分別占55.26%、43.07%及1.66%。

(四)編算農業相關物價指數

  根據本會中部辦公室及漁業署、林務局、各區糧食管理處暨行政院主計處等機關提供之台灣地區農、林、漁、畜產品產地、集散地或批發市場價格資料,以基期(85)年各項產品產地價格為權數,採拉氏(Laspeyres)公式之變式,計算台灣地區農民所得物價及林產品、水產品躉售物價等3種農業物價指數;另根據本會中部辦公室及所屬各區糧食管理處等提供之農產品生產費用暨行政院主計處提供之生活費用資料,以基期(85)年資料為權數,採拉氏(Laspeyres)公式之變式,計算台灣地區農民所付物價指數。按月編算指數刊載於本會「農業統計月報」,並撰寫提要分析上載於本會「統計及出版品」網頁。

(五)編印農業統計書刊

  1. 90年「農業統計年報」

    內容包括農業經濟指標、農業生產、農產與資材價格、糧食收購與消費、農產貿易、土地、農家與農業勞動、農業生產資材、氣象與災害、農家經濟、經營收益、農民福祉、動植物防疫檢疫、農田水利、水土保持、自然保育、農民團體及職員人數等18大類共452頁,報告書分送544單位。全份農業統計年報製成光碟同步發行,並上載本會「統計及出版品」網頁,以供各界查詢。

  2. 90年「農業統計要覽」

    內容包括歷年經濟指標、土地與人口、農業生產、物價、農產貿易、農家經濟、糧食消費及重要國外農業資料等,計37表,共64頁,報告書分送462單位,並將各表上載本會「統計及出版品」網頁,以中英文對照提供各界查詢。

  3. 90年「農產貿易統計要覽」

    內容包括歷年進出口貿易、當年農產品進出口量值結構、最近11年及當年國家別重要農產品及農用品進出口量值、歷年主要國家農產貿易資料等,共331頁,報告書分送355單位,相關資料可於本會「統計及出版品」網頁項下「農產貿易統計查詢系統」查詢。

  4. 90年「農業生產統計提要」

    內容包括農業生產趨勢圖、歷年農業生產指數、主要農林漁畜產品生產量值、耕地及作物種植面積、農家及農業就業人口等,時間數列資料期間自43年起長達48年,共89頁,報告書分送416單位。

  5. 90年「糧食供需年報」

    內容包括最近10年之糧食平衡總表、項目別、產品別統計表、主要項目產品別詳表、糧食生產指數、糧食自給率、PFC比率、主要國家糧食消費水準比較等,另刊載個別產品推估方法、年中人口及全年總日數等參考資料,共222頁,報告書分送375單位,全份統計資料並上載本會「統計及出版品」網頁,以供各界查詢。

  6. 農業統計月報

    自85年10月份起按月編印農業統計月報,內容包括統計圖及統計表2大部分。其中統計表包括氣象、人口、國民經濟、農產價格、農產貿易、農產加工、稻米供銷及農民福祇等相關農業資料,計39表,共96頁,報告書分送190單位,相關內容同步上載本會「統計及出版品」網頁,供各方查詢。

  7. 「農業統計指標」

    自89年6月起按月編印農業統計指標摺頁小冊,內容包括農家戶口、農業生產與資材、稻穀收購與儲存、農家所得、住宅、設備、糧食消費與自給率、農產貿易、農漁會概況、農民照護等8大類共21頁,分送本會暨所屬機關首長、主管及相關人員,方便攜帶參用。

  8. 91年版「臺灣糧食統計要覽」

    內容包括糧政環境、稻米生產、主要雜糧生產、糧食供需、糧食收購、稻穀收購價格與市價、糧商、肥料、糧食會計及效益等9大類,共188頁,報告書分送231單位。

  9. 91年版「臺灣地區糧食生產及業務概況」

    內容包括稻米、玉蜀黍、高粱、大豆、小麥、甘藷、落花生等7項作物之面積及生產量、人口與土地、稻米輸出、主要雜糧進口、農畜產品產值、消費、國民生產毛額、收購、肥料、米價、物價指數與所得變動等26表,共52頁,報告書分送231單位。

  10. 90年「臺灣地區主要農畜產品生產及進出口量值」

    內容包括普通作物、特用作物、蔬菜類、果品類及花卉類等5大項目60種主要農產品及牛、豬、羊等9種主要畜產品之最近4年生產概況,當年主要生產之鄉鎮及進出口量值與地區等資料,共142頁,報告書分送230單位。

二、農業統計調查

  輔導臺閩地區各縣市加強辦理各項例行性農業統計調查,並委託學術研究機關辦理一次性專案調查,以蒐集正確且具時效性之農業統計資料,供釐訂農政措施及農建計畫之參考。本年編列預算輔導及委託辦理之農業統計調查臚列如下:

(一)農牧業生產統計調查

  本調查工作涵蓋農業及畜牧生產調查、生產預測及災害查報等重點工作,均為農業施政上重要資訊。從事農業生產之農民,不僅需要現代化生產科技與知識,更需要迅速而正確的農業資訊,俾使生產風險降至最低,進而獲取最高的收益。農業資訊的取得,有賴農情調查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提供政府作為規劃農業發展策略,釐定農業管理與輔導措施之依據;另一方面則提供農民作為研訂經營方針及調整產銷計畫之參考。本會訂頒「農情調查工作評鑑要點」,旨在建立完善之農情調查制度,提升農牧業生產統計調查資料之正確性與時效性,以配合農業升級政策的推動。

  1. 農情查報

    為蒐集農畜業生產資料,每年例行性辦理農作物及畜禽生產調查,農作物生產調查每年分裡作、一期作及二期作等3期辦理,每期作除實地查勘種植面積外,並以訪問調查及試割調查方式,辦理單位面積產量調查,俾據以推估每期作產量。為解決基層調查人力不足困境,業於台閩地區21縣市300個以上鄉鎮市區設置 2 千餘位田間調查員,協助公所農情報告員辦理耕地面積與農作物種植面積實地調查工作。家畜禽生產係以3月底畜禽飼養戶靜態調查為基礎,配合每季一次之動態調查,以掌握各種畜禽之最新生產資料。

  2. 蔬菜生產預測

    為先期掌握敏感性蔬菜之生產資訊,選擇甘藍、結球白菜、花椰菜等22種主要蔬菜,於每月中旬動員樣本鄉鎮田間調查員,針對主產區段進行實地調查,並由鄉鎮及縣農情查報人員每月巡迴轄區蒐集相關資訊,以掌握主要蔬菜當月實際產量及次月可能供應量。調查及觀測結果經研判、整理及統計分析後,於次月上旬發布,供為蔬菜產銷預警與研擬產銷調節措施之依據,並透過各種農業刊物及本會網站,提供農友及各界參用。

  3. 養豬頭數專案調查

    為正確掌握養豬現況及其變動情形,以便適時調節毛豬產銷及穩定豬價,於每年5月底與11月底各舉辦一次調查,其中11月底係全面調查;5月底為飼養100頭以上養豬場全面調查, 99 頭以下者抽樣調查。每次調查統計結果除分析養豬現況外,亦推算未來半年內各月毛豬供應量,以為毛豬產銷調節之依據。

(二)農產品價格與產銷成本調查

  1. 農產品價格報導

    農產品價格可反映農產品供需情況,產地價格查報工作十分重要,本調查係按地區分布選定5個果菜市場、4個家畜市場、5個漁市場及162個鄉鎮市農會,指定專人按旬查報農漁畜產品價格,查報項目包括雜糧、特產、蔬菜、果品、花卉、漁產、畜產及飼料等8大類229項產品之產地價格及都市零售價格。米穀及林產品價格分由本會第二辦公室及林務局查報,提供中部辦公室併同農畜漁產品按旬整理及統計,並編印「台灣農產物價統計月報」供各界應用。

  2. 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

    農產品生產成本為政府辦理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及各項產銷調節措施之重要參據。本調查產品種類包括雜糧、特作、蔬菜、果品、花卉及畜禽產品等6類95種,樣本農牧戶合計3,950戶;因應我國加入WTO後,亟須即時性農情資訊,肉豬等15種重要畜禽產品改採訪問調查方式辦理,並將調查結果資料編印「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及「台灣主要畜產生產成本與收益分析報告」,供各界參考應用。

  3. 主要農漁畜產品運銷成本調查

    91年度委託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調查西洋蘭之運銷通路、價差及成本資料,並暸解消費者對西洋蘭之購買行為與消費潛力,調查對象包括生產者、共同運銷單位、各級運銷商及主要都會區消費者,樣本數合計2,500戶。

(三)農漁家經濟調查

  1. 農家經濟調查

    本調查採「分層二段隨機抽樣法」抽出樣本農家 600戶,以逐日記帳方式蒐集其農場經營及家庭經濟活動相關資料,用以明瞭農業結構之變化與農家經濟之動向,並供為測定農村物價水準及從事農場經營效率分析之基礎資料。本年除例行性調查工作外,並委外辦理調查資料處理系統管理處作業子系統改版,以提升資料處理效率,並加強系統應用功能。

  2. 漁家經濟調查

    本調查分為沿近海及養殖漁家經濟調查二種,抽選沿近海漁戶640戶及養殖漁戶620戶,沿近海漁戶以擁有100噸級以下漁船(舢舨),並實際從事單船拖網、鮪延繩釣、流刺網、火誘網、一支釣、扒網、鯛及雜魚延繩釣、籠具、娛樂漁船及定置網漁業之漁家為調查對象;養殖漁戶則以養成吳郭魚、鰻魚、虱目魚、鱸魚、鯛類、石斑、白蝦、牡蠣、文蛤、九孔或經營箱網養殖之漁家為調查對象。除訪問調查其漁業經營概況、作業支出、漁獲情形、漁業借款、漁業設備、漁戶家庭收支及未來經營方向等,供為輔導沿近海及養殖漁業經營之參考。

(四)農家戶口抽樣調查

  為瞭解農家戶口結構、人力就業狀況及農業生產情形,於非普查年隨機抽選 1,500 個村里進行農牧戶全面或名冊判定,再就判定結果以系統抽樣法抽取 5% 樣本農牧戶辦理調查工作,並瞭解其經營農業或離農之原因,以掌握農牧戶現況及其結構變動情形,調查結果除編印報告供各界參用外,並據以次第更新農牧戶母體檔,藉以提高相關抽樣調查之正確性。本年計抽選 8,000 餘農牧戶進行調查,以蒐集台灣地區農牧戶勞動力及農業固定資本形成等基本資料,另鑒於農家人口老化日趨嚴重,為能充分了解老年農民之需求,將其日常生活起居外從事之活動及老農福利等,列為90年之調查附帶問項。

(五)稻穀生產成本調查

  為瞭解農民種稻成本,作為改善農民所得及穩定糧價等政策之參考,以及供為政府訂定稻穀收購價格之依據,每年分二期辦理稻穀生產成本調查。本調查係採農戶記帳方式辦理,每期作調查樣本農戶約 560 戶,第一期調查當年4月1日至8月15日,第二期調查當年8月16日至翌年1月底,收成之稻穀生產時所須投入之農藥、材料、肥料、工資等10大類費用,並於每年3月及9月分別預估第一期及第二期之每公頃生產費及每公斤生產成本,以為收購價格調整之參考。

(六)農業災害查報

  農業係屬生物性產業,深受氣候等自然因素之影響。台灣由於地理環境特殊,氣候變化多端,每年都會發生異常的氣象變化,造成農業生產嚴重損失。為有效掌握農業天然災害發生後,各項農林漁牧事業受害情況,以加速搶修復建之進行,並作為辦理各項救助或救濟之依據。每逢颱風、豪雨、寒流等天然災害發生時,農情查報系統立即派員趕赴現場勘查農牧業災情,林業與漁業相關主管機關亦同步查報林漁業災情,分別層報本會統計室彙整災情統計報告。本災情資料除陳報本會主任委員作為下達搶修復建決策依據、提供相關業務單位辦理救災事宜外,並送媒體發布新聞供社會大眾了解農業損失情形。

(七)休閒農業需求之調查分析

  發展及推廣行銷休閒農業為現階段重要農業施政之一,為提供本會及地方農政機關劃定休閒農業區、輔導管理休閒農場及研訂休閒農業發展策略等參考,91年度委託私立輔仁大學統計資訊學系透過電腦輔助電話調查系統(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 System ,簡稱(CATI),蒐集目前國民對於休閒農業之認知、評價及消費情形,並瞭解未來需求狀況。調查對象為臺灣地區年滿十五歲以上居民,樣本總數為5,006戶。

(八)農業產銷班經營之調查分析

  為蒐集分析農業產銷班實際經營情形、面臨困難及未來輔導需求,作為政府擬訂農業產銷班發展策略及調整輔導措施之參考依據,91年度委託國立嘉義大學,針對國內依「農業產銷組織輔導辦法」或「農業產銷經營組織整合實施要點」之規定所設立農、漁、畜業產銷班或共同經營班,以派員面訪或郵寄問卷方式,全面清查產銷班之基本資料、組織運作、產銷業務、輔導與政策建議、經營競爭優勢之自我評估等資料,調查總班數為5,642班。

三、公務統計業務及專案性業務

(一)本會暨所屬公務統計方案研修

  配合業務實況,即時檢討調整本會暨所屬機關公務統計方案內容,以具體呈現施政成果,並提供決策參用。

  1. 本會公務統計方案原有報表程式160種,配合本會督導農田水利業務中止委託收回自辦,本年初增訂農田水利相關公務統計報表程式14種,9月份因應業務輔導需要再增訂報表程式1種、修訂42種,增修訂後總報表程式計175種。所屬漁業署公務統計方案原有報表程式26種,配合業務實況增訂3種、修訂5種,增修訂後報表程式29種;林務局方案原有報表程式33種,修訂2種,修訂後報表程式維持33種。水保局方案原有報表程式16種,修訂7種,修訂後報表程式數不變。
  2. 本會及所屬漁業署、林務局、水保局公務統計方案增修訂結果,經報送行政院主計處備查後,分別於2月及10至11月間分送(行)有關機關實施。增修訂之報表程式由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報送者,由各方案主管單位擬訂縣市政府須配合編報之報表程式,函送並上載相關網站,供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據以研修其農林漁牧業報表程式。

(二)編製公務統計報表

  為具體呈現農業發展成果,提供研訂農業政策及評估施政績效所需資料,本會及所屬機關公務統計報表內容包括農、林、漁、牧業之基本統計、生產統計、運銷統計、經濟統計及其他相關統計。全年本會應編報之公務統計報表計82表(122表次),均已按時報送;所屬機關應編報之公務統計報表計167表(625表次),除2表毋需編報外,其餘亦均已按時報送。

(三)辦理所屬統計業務稽核複查

  為瞭解所屬機關統計業務辦理情形,本會自89年起依統計法施行細則及公務統計方案相關規定,對部分所屬機關辦理統計業務實地稽核複查。為強化統計效能,並增進與所屬機關之溝通聯繫,90年起分二階段辦理,首先對所屬機關全面辦理統計業務書面稽核複查,再依書面稽查結果及擬加強蒐集之施政所需統計資訊,選擇適當對象進行統計業務實地稽核輔導。

(四)辦理農業統計研習

  為有效增進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人員統計專業知能,提升農業統計資料品質,91年籌辦「基層農業統計人員訓練班」,委託民間企業完成三期每期二天合計150人次之訓練活動,規劃設計包括農業現況及重要施政、農業統計制度與農業統計指標、統計調查技巧、農業統計調查實務、人際關係與溝通及精準與情緒等課程,遴聘學有專精且具有實務經驗之學者專家及資深之農業與統計工作者講授,依據各期課程結束後進行之學員意見調查,學員反應普遍良好,認為對於瞭解當前農業總體環境與提升農業統計工作能力上有所助益,並有助於職場之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

(五)編布農產貿易統計

  為因應經貿國際化、自由化之需要,按月將海關進出口通關原始磁帶轉入本會網站之農產貿易統計查詢系統提供各界查詢應用,並依農、林、漁、牧等四大類產品別及產品之加工型態別加以重新整理,除按月將該統計結果刊布於農業統計月報、農業統計指標外,每半年並研析農產貿易重要統計結果簽報本會主任委員核閱。而自91年起,為能及時預警我國加入WTO農產品開放進口可能造成之衝擊,另協商關稅總局提供批次 ( 近似週別 ) 資料予以整理彙編成重要農產品進口數量及單價表,併同簡要分析按週陳報機關首長併送業務相關單位,供為農產品進口監視預警之重要參據。

(六)辦理加入WTO因應措施所需統計資訊

  為因應農產品開放進口可能之衝擊,本室除負責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所需統計資料(包括生產規模、種植(飼養)戶數、進口量、生產量、庫存量、消費量、產地價格及生產成本等)之篩選與協調相關單位加強蒐集外,並陸續規劃彙報重要農產品每日價格及批次進口資料,按日(週)陳報機關首長併送業務相關單位,供為農產品進口監視預警之重要參據。

(七)蒐集研析農產品生產及價格變動

  根據養雞協會及本會中部、第二辦公室所提供之資料,按旬整理分析敏感性農產價格資料,每月上旬研擬上月份主要農產品產地價格變動分析報告。相關報告除即時簽報本會主任委員及提供各業務主管參用外,並刊登於本會出版之「農政與農情」月刊及存放在本會網站,供各界查詢應用。另依據本會中部及第二辦公室所提供之農畜生產與交易資料,按月分析稻米、青果、蔬菜及毛豬生產概況變動情形,刊登「農政與農情」月刊,供業務單位及各界參用。

(八)建立統計資料發布規制

  為建立統計資料發布規制,貫徹行政資訊公開原則,本會依照行政院訂頒「各機關統計資料發布要點」規定,統籌檢討規劃本會暨所屬機關農業統計資料之發布時間及方式。91年本會預告發布統計資料計有58項,其中行政院主計處列管32項,非列管26項,除依規定送行政院主計處備查外,亦將預告統計資料時間表上載於本會網頁首頁,並與統計資料背景說明建立連結,提供各界參用。

  • 回上一頁
  • 94-03-01:1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