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拾、科技研究(一至七)

一、作物育種及生產技術研究
二、農業生物遺傳資源研究利用
三、動植物防疫檢疫及疾病與病蟲害防治研究
四、漁業生產科技研究發展
五、畜牧生產科技研究發展
六、農業廢棄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術研究
七、水土資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農業必須在資源永續利用的基礎上,以高科技為導向,持續創新與落實應用研發成果,提升經營效率與農產品品質,才能厚植競爭的優勢基礎。本會87年推動「重點產業及資源保育利用研究發展」、「積極開發生物技術」、「提升食品加工技術」、「遙測技術之研究發展」、「農漁牧產業自動化」等5大項農業科技計畫,加強具比較利益之重點產業科技研發,提高農業生產力及農產品之附加價值。

 

一、作物育種及生產技術研究

(一)農藝作物科技研究發展

  1. 水稻
    為提升國內稻米品質及市場競爭力,本會支助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育成「台禾更17號」禾更稻新品種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育成「台秈2號」秈稻新品種。「台禾更17號」米質甚佳,尤以其外觀米質為目前國內稻作推廣品種中最優良者,食味品質亦佳,並具有抗稻熱病特性,預期未來可列入良質米推薦品種。「台秈2號」對白葉枯病抵抗性達中抗級,改善了目前秈稻栽培面積最多之台中秈10號易感染白葉枯病之缺點,並具抗稻熱病、產量穩定、米質亦佳,預期推廣後可成為秈稻主要品種。
  2. 雜糧作物
    為拓展甘藷新用途,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首次育成葉菜甘藷桃園2號,具有不須去除表皮,無茸毛,再生力強,適合機械收穫及產量高優點。農試所嘉義分所亦育成葉菜甘藷台農71號,同樣具有桃園2號之優點,目前均已在全省各地推廣,可作為充裕夏季菜源。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落花生台南13號新品種,具有莢殼較厚,大莢大粒適合焙炒加工用途,另育成之台南14號適合水煮鮮食,籽粒大且粒形佳。黑豆台南3號具有產量高且穩定,適合機械收穫,加工成豆粉、蔭油及豆芽之品質佳。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紅豆高雄7號,具有株型直立,不徒長,易於機械採收,適合加工為休閒食品。
  3. 特用作物

    (1)在茶樹栽培技術改良方面

    應用不織布於茶園進行隧道式覆蓋,在名間及茶業改良場兩試區茶樹萌芽期均以覆蓋白色不織布(30g/m2和20g/m2)最早,採收期比對照區提早10天以上。名間試區病蟲害有小綠葉蟬為害情形;本場試區則有茶姬捲葉蛾及茶捲葉蛾為害,均須適時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

    (2)在保健植物之品系選拔方面

    性狀與產量表現均不錯之山藥品系如下:長形山藥(長度>80cm)以二刺品系、TYS7801、TYS8001、TYS8002及TYS8304最好,中形山藥(30cm<長度<80cm)以北投品系、大汕品系、TYS7901及TYS7902之表現最佳。另農試所選出78-S-1及78-T-1,桃園場選出TYY3及TYY4,共4個仙草優良品系。蘆薈產量以KPH85-1公頃產量23噸為最高。穀粒型莧菜已選出GA01、06、21、26、29等5品系,其公頃產量均為1,500kg以上,具推廣潛力。愛玉子已完成雄性29品系、雌性137品系之蒐集工作。

    (3)在山藥扦插方面

    山藥台農1號利用枝條扦插容易長根成活,壽豐長形品種須利用生長素NAA 0.1%處理1分鐘方可促進發根。扦插時以插穗帶葉片之處理,較除葉處理者易長根,成活率高。

    (4)在保健植物之加工利用方面

    以魚腥草植株開發成露液產品,開花前比開花後魚腥草露之風味較濃。

  4. 農業氣象之研究
    臺灣地區農業氣象災害多而頻繁,每年均造成相當嚴重的災情損失,本會針對問題之需要分成(1)預防農業氣象災害措施及其經濟效益評估、(2)設施栽培微氣象改善及其經濟效益評估及(3)農業氣象災害檢(偵)測技術研究等3項進行探討。87年度研究主要成果如次:(1)瞭解氣象環境(因子)對商用雜交百合、原產臺灣百合、本地種梅樹、葉菜類蔬菜(莧菜與青梗白菜)、水稻、葉菜甘藷、在來種芒果、番荔枝雜交種(Atemoya)、茶樹等農作物生產之影響,初步研擬改善其栽培技術,對產量與品質改進頗具顯著效益。(2)研發利用輻射光譜遙測技術偵測水稻族群植被反射光譜,已充分瞭解水稻光譜特徵及季節變化趨勢,未來將繼續應用於水稻生產力估測和天然與人為災害檢測,並擴展於從事水稻精準農耕栽培體系。(3)瞭解氣象因子與芋病蟲害發生關係、乾旱與焚風對茶樹(芽)生育效應及寒害對宜蘭地區觀葉植物負面作用,釐清氣象災害影響機制,將對研擬防災措施有極大助益。(4)已初步調查與分析西螺蔬菜產區土壤特性與改良措施效應,並初擬雨害防制技術,未來將可降低雨量過多對蔬菜生育之損害。(5)已研發熱紅外線影像技術於水稻族群植被溫度之量測與追蹤,瞭解水稻植被全生育期溫度之變化及與氣溫之關係,未來將繼續探討土壤缺水之影響,發展利用熱紅外線影像技術檢測水稻乾旱災害及配合應用於精準農耕栽培體系。

(二)重點園藝作物科技與研究發展

  1. 果樹品種改良及栽培技術改進

    (1)育成果樹新品種並通過命名登記有:木瓜台農6號;鳳梨台農17號;印度棗台農1號等3個新品種。

    (2)選育出番石榴GA1-2,香蕉TC2-256,柑橘V455,枇杷3-9-2,荔枝71-2-21,等優良果樹品系。

    (3)番木瓜台農2號兩性株組培苗之頂梢嫁接於砧木上,生長勢強,花期早,且均為兩性花。

    (4)番石榴珍珠拔於 1℃ 可貯藏14-21天,回溫後仍具3-4天之櫥架壽命,可通過低溫檢疫條件。

    (5)柑、桶柑與柳橙最適宜之長期貯藏溫度皆為13-15℃,在最適溫條件下可貯藏壽命分別為3個月、4個月與4個月。此3種柑桔類皆可忍受0℃,15天之低溫檢疫處理。

    (6)玉核包荔枝利用控制授粉樹及結果枝之花期,可使各單株之偏雌花開放時,有充分花粉源,提高授粉機會,穩定產量。

    (7)枇杷利用遮陰處理,可促成上位果之成熟期提前2個月。

  2. 蔬菜品種改良及栽培技術改進

    (1)蔬菜新品種育成並通過命名登記有:茄子高雄1號;豌豆台中14號;包心芥菜桃園1號等3個新品種。

    (2)已完成區域試驗,將提出申請命名的蔬菜新品系有:農業試驗所選育之絲瓜、蘿蔔、莧菜;桃園農改場之青蔥;台中農改場之茭白筍、番茄;台南農改場之洋香瓜;花蓮農改場之番茄等。

    (3)利用雜交或回交育種方法,將抗病或抗逆境特性轉移至商業栽培品種或地方品種,目前進行之蔬菜作物有:茄果類蔬菜之抗青枯病、病毒病、疫病;瓜果類蔬菜之抗病毒病、露菌病、蔓割病、萎淍病;蔥科蔬菜之耐熱、耐濕、晚抽苔;葉菜類蔬菜之耐熱、耐濕、高品質等。

    (4)利用栽培技術嘗試改良夏季在平地生產青蒜、葉菜、芽菜等蔬菜以彌補夏季蔬菜短缺,已獲得初步成果,正加緊試驗中。

    (5)採用穴植袋、有機固體介質、EM菌、嫁接等栽培技術,已可有效減緩土壤傳播性病害的為害,提高蔬菜產量及品質。

    (6)選出洋菇新品系MS-1,菇體潔白、結實不易開傘,適合環控栽培作鮮菇小包裝用。

    (7)完成舞菇栽培介質新配方,可提高舞菇產量;採用太空包直立式栽培雪耳,可獲得豐碩產量。

  3. 花卉品種改良及栽培技術改進
    唐菖蒲品種之選育,E9品系區域試驗結束並提出命名申請;LA及LO百合本土化選育改良,635株雜交株顯示以鐵炮百合為母本之雜交後裔其生長開花均傾向鐵炮型;台灣一葉蘭新品種之選育,依現有族群外觀選出純白、粉紅、紅、深紅等不同品系,並引進大陸P.forrestii(黃花)等4個原生種;非洲菊切花新品種品系與區域比較試驗於埔里等5個地區進行,以紅花D036、CY009,紫花C160,橙花B009,黃花CY010等5品系最具潛力;玫瑰設施撚枝栽培有助於增長切花長度、減少雜草、減少黑點病發生及省工30-60%;夜間電照處理(人工長日)對唐菖蒲切花品質有顯著改善效果,但抽穗與採收其延遲7-12日。
  4. 種苗繁殖技術與生產體系研究改進

    針對豆類蔬菜、菠菜、甘藍、甜椒等種子產業面臨之問題研究改進種子滲調、披衣等技術,以提高種子品質與繁殖效率;改進各種花卉、蔬菜穴盤育苗技術,改善「盤根」現象,培育高品質種苗,提昇設備使用效率;建立草莓、馬鈴薯、青蒜、甘薯等重要無性繁殖作物健康種苗生產與病毒檢測技術;進行馬鈴薯、草莓原原種、原種圃、採種圃之健康種苗田間檢查;進行鳳梨、荔枝、豆科蔬菜、水生蔬菜、蝴蝶蘭、非洲菊等重要作物栽培品種特性調查並製新性狀調查表,以為農民選擇品種與栽培管理上之參考,及未來辦理新品種命名或權利登記之相關參考資訊;改進彩色海芋、百合、唐菖蒲等球根花卉種球量產體系,開發金花石蒜、彩色海芋及百合微體快速繁殖技術。

(三)永續土壤生產力之研究

  1. 作物營養診斷、土壤管理與施肥改進研究

    (1)農田肥培管理技術研究

    水田情況下無定型鐵含量增加,進而在排水後施行旱作時減低磷之有效性;休耕稻田種植綠肥有利一期作水稻氮肥減用並促進增產;完成三民、春日鄉土壤肥力調查。

    (2)果樹營養診斷及土壤與肥培管理技術之研究己建立梅樹葉片營養診斷之暫定基準;完成中部地區荔枝園營養狀況調查、一般土壤鎂含量稍低,施鎂肥可增產,並建立荔枝營養診斷暫行基準;東河鄉沿太平洋岸種植之番荔枝葉片焦枯似與氯害有關係;香蕉硬心果肉之鉀鈣相對含量有不正常現象。

    (3)花卉之土壤與肥培管理技術改進研究

    玫瑰高鉀肥比例施用之處理,葉片變厚,切花枝桿提高,瓶插花頸下垂之比例可降低;盆菊營養診斷與肥培管理研究己完成介質理化性分析及礦化率之測定;滿天星生產以能供應畢業典禮需求為重點,前二年期試驗顯示以氮素150-300kg/yr及P2O5及K2O各150kg/yr之施用率,開花枝數最多。

    (4)作物營養診斷、土壤管理與施肥改進試驗督導、研究成果彙整及檢討

    編印86年度「土壤肥料試驗報告」1冊,供農政單位等機關參考;高雄縣茂林鄉舉開87年期土壤肥料成果彙整及檢討會。

  2. 有機物與土壤微生物使用技術改進之研究

    (1)有機農業應用技術之研究

    3種農耕法作物產量互有優劣,品質以有機農耕法較佳,但病蟲害、雜草及成本亦較高或多。持續10年施行有機農法,土壤之有機質、養分含量、鹽分均較其它二法高。茶葉產量與花苞數因施有機肥而大增。夏與冬作葡萄產量皆因以有機肥代替化肥而產量下降,但糖度增加,風味較佳。豬糞等3種堆肥添加綜合性微生物使甜椒、甘藍與胡蘿蔔增產顯著,病害減少,對毛豆無明顯效益。合理施用有機肥料或化肥皆可得高品質產量葡萄。

    (2)固氮菌及溶磷菌之開發及應用研究

    完成毛豆用根瘤菌與溶磷菌接種劑研發,前者每年推廣萬餘公頃,並已篩選出紅豆、綠豆、碗豆、菜豆及綠肥豆科之根瘤菌,正觀測田間接種效果。複合微生物肥料用於花生及紅豆種植效果良好,溶磷菌可略增切花品質,且有效增進茶樹對磷之吸收。以酵素、PEG6000 與根瘤菌混合液處理毛豆幼根可得到很好的根瘤菌感染效果。

    (3)內生菌根菌在園藝作物上之應用

    一般耕地土壤中菌根菌數普遍偏低,數量亦逐漸減少,目前已收集500餘株內生菌根菌種原。內生菌根菌可延長花期,增進色澤變化與作物移植時存活率,且可增進洋香瓜、苦瓜、胡瓜、菱角絲瓜之生育。氣霧耕法產生孢子以香水茅為最佳宿主作物。一般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少於5.5%及土壤磷少於40ppm,較能發現菌根菌。在供試的6種殺菌劑中,四氯異苯晴、免賴得及亞托敏對菌根形成有抑制,其餘殺菌劑可促進菌根形成。菌根菱角絲瓜在缺水逆境下,果實平均長度與重量都有顯著被促進。

    (4)堆肥化微生物與土壤有益微生物之篩選和應用

    有機質增加微生物的活性大於對菌落數之效應,浸水加速脫氮,施用廄肥處理之微生物族群數量、大小及活性明顯高於僅施化肥處理。篩得固氮力、溶磷力強之纖維分解菌,可增加甘藍菜、玉米、芥藍菜之產量。由堆肥所分得之高溫放射菌有助加速堆肥腐熟。由蘿蔔、胡瓜根分泌物的凝集試驗,得到2 株有最佳反應的溶磷菌,進行根圈拓植實驗發現拓植程度與植物生長環境有密切的關聯。已篩選出有芳香味道之酵母菌2株,可利用來研製有機液肥。

(四)農田土壤品質監測與土壤管理資訊系統之建立與應用

  調查30處農田土壤品質及30處基標土系;製作土壤標本在相關農業科技展展示並贈科博館,以推廣土壤資源保育教育;新設置長期監測點3處及其土壤基線調查。完成二崙等鄉鎮農田調查採樣,面積25,397公頃。分析1萬5,000個樣品。建檔潭子鄉鎮之分析資料,繪製土壤主題圖160幅。修改酸性土改良部分,提高土壤資訊系統實用性與精確性。
調查資料顯示農田土壤品質管理應加強研究與解決之課題包括:(1)水旱田耕犁深度淺化。(2)土壤犁底層之阻礙。(3)磷肥之施用技術。(4)紅壤交換性鹽基之補充。(5)農民施用有機肥成本高及重金屬含量問題。(6)都市廢水影響農田土壤品質。(7)如何有效且普及的推廣農田土壤管理及施肥技術。

(五)農業機械之研發與應用

  本年度加強農機研究開發及性能改進工作,由各有關院校及農林廳所屬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積極辦理,除已完成適用於本省農田條件之稻作一貫作業機械及機械化栽培體系外,同時推出高梁、玉米、甘藷、豆類及落花生聯合收穫機、各類穀物乾燥機、蔬菜一貫化自動播種機及移植機、花卉介質攪拌裝盆機、葉用甘藷採收機、蔬菜清洗機、葉菜類播種機、果實分級機、連續式青芒果去皮機及有機質肥料施肥機等新型農機,其中有10種農機順利完成技術轉移,正式量產,推廣農民採用,並有1項獲得發明專利。本年度農機研究重要成果分述如次﹕

(1)茶葉枝梗選別機

使用空氣壓力經塑膠管之輸送機構取代傳統皮帶輸送方式,大幅縮小因輸送所占用之機體空間。茶葉精選率可達85%以上,選別精度89%以上,每小時可處理60公斤的茶葉。

(2)氣輔桿式噴霧機

每小時3.2公里之作業速度下,每小時施藥面積1.5—2公頃,藥附著度達90%,在葉表附著70%及葉背附著40%,均佔取樣之90%以上,符合病蟲防治作業之需求。

(3)唐菖蒲種球挖掘機

作業速度每小時1.2公里、作業效率每小時0.1公頃,較人工快20倍;以年作業面積6公頃計算,每公頃可節省工資2萬6,000元。

(4)果蠅誘殺板投放機

投放距離20—30公尺,每次作業可節省2名人工,作業效率為純人工之2-3倍,且投放較為均勻;以年作業面積1,000公頃及投放4次計算,每公頃可節省成本68%。

(5)手扶式半自動雙行蔬菜移植機

一人即可操作,最快作業速度每小時1.4公里、作業效率每小時0.1公頃,較人工快11倍;以年作業面積50公頃計算,每公頃可節省63%的成本。

(6)葉用甘藷採收機

甘藷莖葉經機械採割、收集和裝袋1次完成,每分地1次機械採收需1.5至2.3小時,較人工採收節省80%,其採收品質佳,適用於一般田間,網臺、作畦、平畦栽培之採收。

(7)花卉介質攪拌裝盆機

適用各種介質材料,只要可當作花卉介質材料皆可使用,其工作效率每小時可裝填介質1,500盆,比人工裝250盆快約6倍。

(8)桿式自動噴藥機

適用作物包括水稻、蔬菜及雜糧等低莖作物,只需1人操作,可節省2—3人,節省工時70%,每公頃作業只需40分鐘。

(9)蒜頭剝瓣選別分級機

蒜頭剝瓣機每小時作業可達500公斤以上,剝瓣損傷率約0.5—3%,剝瓣完成率可達85—91%,並可節省人工95%以上。

(10)蒜瓣去膜機

依蒜瓣含水率多少做適當調整,適合去膜的蒜瓣含水率在60—70%之間最理想,進料量及脫膜時間可隨定量及定時自動調整。蒜瓣去膜作業能量每小時達90公斤以上,去膜率達95%以上。

(11)重量式印度棗分級機

可1次將水果分成3至6級,每級果實單粒重量可依市場需求,更換法碼重量予以調整分級,分級能力每小時達7,200粒果實,相當於印度棗600公斤以上,機械損傷率約2.3%,分級精度可達95%以上,符合市場分級要求。

(12)稻米自動檢測分級系統

平均檢測一顆糙米所需時間少於0.09秒,整體分類正確可達80%以上,而檢出完整粒之正確率超過95%,其分類正確率之精度與速度等性能已相當穩定。

 

二、農業生物遺傳資源研究利用

(一)作物種原保育及利用

  建立國家作物種原保存利用合作體系,種子庫長期庫、中期庫累計共完成收集保存種原材料54,872份,利用組織培養保存國內無性繁殖作物種原共計638品系,羅娜中海拔品種保存園累計保存桃、蘋果等溫帶果樹種原225品種及若干台灣原生蘭、金花石蒜等花卉種原。農試所嘉義分所、鳳山分所、寶山柑桔品種保存園與古坑熱帶及亞熱帶果樹種原保存園共計保存熱帶、亞熱帶果樹種原1,000餘品種;持續辦理種原庫種子更新繁殖、品種特性調查等例行工作;完成國家作物種原資訊管理系統及連線網路建置,累計鍵入原基本資料近40,000筆及種原特性資料25,000餘筆,可供各單位查詢,積極推展我國種原保存利用工作,及推動亞太地區種原資訊之國際交流合作。

(二)農業微生物種原之收集、鑑定、保存與篩選

  1. 完成10株甲烷古生菌標準菌株、15株農產廢棄物優勢菌種及15株商業化栽培香菇品種之收集與保存、330株植物病原真菌和216株厭氧菌之存活性複核。
  2. 完成本土蟲生病原真菌的特性研究並建立DNA指紋背景資料。
  3. 完成全省商業栽培香菇品種之調查,建立菌種DNA指紋背景資料,並分析其間的血源關係。
  4. 完成46株靈芝菌種之擴增DNA片段長度多形性(AFLP)分析,並應用於菌種複核。
  5. 出版「台灣常見蟲生病原真菌實用圖誌」。
  6. 進行以搖瓶培養方式針對現有靈芝及樟芝菌種進行機能性成分的篩選和分析;並針對市售栽植子實體(如赤芝、松杉靈芝、鹿角靈芝與雲芝)進行分析。

(三)建立林木種原庫蒐集與保存利用以及野生動物調查

  1. 已設置白桐、泡桐、烏來杜鵑區外保育區,收集野牡丹葉桂皮及台灣油杉2種稀有植物。台灣肖楠以斷根與修枝促進開花處理可以觀察到8.3%植株有雌、雄花芽分化。另完成牛樟212個營養系種源搜集及營養系園設置。
  2. 完成六龜分所之紅檜與台灣扁柏種源後裔試驗林之撫育、清查工作。已於1998年2月上旬出版1998-1999種子交換目錄,共41科113種237種子組。已完成木荷種子生產區之設計規劃與嫁接苗之出栽作業。
  3. 前往觀霧、拉拉山、福山、陽明山等地採集調查孔型擔子菌。發表4種新種及發現10多種新記錄種。以往台灣有關特有植物上之病原菌及病害之相關文獻及資料之收集工作已經完成。在台灣中北部各地共採到擔子菌類285份標本,計有30科79屬,新記錄種有27種。已陸續自枯木腐葉上培養出超過50株之不完全菌。
  4. 大葉楠在台灣具有相當高的族群遺傳變異,族群之間的分化相當顯著。柳葉柯分布之北限與新地點為屏東縣尾寮山,南限為屏東縣南迴公路的達仁農場附近。
  5. 支助中研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國際標準代碼:HAST)標本典藏數增加至(1998年4月)72,015號。並自1995年起將研究成果置於全球網際網路(http://www2. sinica.edu.tw.8080/hast/),使用者可透過HAST網址的首頁,進行台灣植物學名及各項研究標本記錄的內容查詢。
  6. 建立臺灣地區56種哺乳類、431種鳥類、91種爬蟲類、30種兩生類、70種淡水魚類、78種天蛾類之地理分佈資料庫。已能初步掌握臺灣地區脊椎動物之基本分佈資料,在GIS下均能畫出各種動物之分佈圖,並建立基本的WWW查詢系統,提供線上查詢之服務。

(四)建立家畜禽種原庫及種原之利用

  1. 完成畜產種原保存利用手冊(中、英文版)之編印,並製作桃園豬動態生活史、家畜禽人工生殖技術(1)(2)、世代香火傳(豬、牛、羊、雞、鴨、鵝)等錄影帶1套(含國、台、客、英、日、西語配音)。
  2. 完成建立保種動物之生長、繁殖性能測定,並建立保種動物血液生理值、生殖細胞之低溫保存。
  3. 完成畜禽種原資訊庫之圖片、文字說明及統計圖表等電腦檔案;並錄製「保種家畜禽動物特性」錄影帶母帶,含桃園豬、小耳豬蘭嶼種系與李宋系、水牛、黃牛、土山羊、土雞、褐色菜鴨、番鴨、中國鵝、梅花鹿及水鹿等保種動物之品種特徵、生活習性及保種場環境等資料。
  4. 完成台灣畜產種原庫資料多媒體、畜產種原電子佈告欄及畜產種原資訊網路全球資訊網系統之製作。

(五)建立水產生物種原庫及種原利用

  1. 建立海藻種原庫,保存種原包括綠藻如礁膜、石蓴等7種;褐藻如小海帶、馬尾藻等2種;紅藻如石花菜、龍鬚菜、蜈蚣藻、麒麟菜、軟骨菜、裸實藻、異枝菜、多管藻等10種。
  2. 水產餌料生物種原庫保存種原之微細藻有33種53株,輪蟲有1種9株,其中擬球藻、扁藻,骨藻及輪虫已被充分利用,且提供業者實際應用於種苗繁殖產業上,達300人次/年以上,已達活動保存階段;另確立東港等鞭金藻、衛福海鏈藻、周氏扁藻及擬球藻之分類與種名之鑑定和完成海水小型輪蟲培養用餌料營養效益評估和確認海洋微藻為維持輪蟲增殖活力必要之餌料以及完成簡易保種方法,並推廣業者使用。
  3. 魚類種原庫收集魚類種原44種,業鑑定者有33種,逐漸建立「魚類種原及資料庫」。
  4. 東港、澎湖、台北等地的吳郭魚可分成兩群,依其外型及TK05的序列,野外族群雜交情況嚴重,而發生種植滲入現象,造成不同地區的吳郭魚族群並沒有分化的現象。

 

三、動植物防疫檢疫及疾病與病蟲害防治研究

(一)動物疾病防治研究

  1. 進行台灣地區鴨傳染性漿膜炎之流行病學調查,本病之發病季節以冬季及春季為主,發病週齡集中於2-5週齡,各品種鴨隻皆會發生,但以土番鴨及白肉鴨發生較多,密飼所造成之緊迫為主要之危險因子,分離菌株對氯黴素及四環素之感受性較高。
  2. 完成豬霍亂沙氏桿菌病理變化、病因學及藥物感受性實驗。
  3. 仔豬死亡傳染性疾疾病之分析,哺乳期仔豬依序為腸炎、敗血症、肺炎、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及腦膜炎、滲出性皮膚炎;保育期仔豬依序為呼吸性疾病、消化道疾病、多發性漿膜炎。
  4. 由北、中、南3區定點定期收集疑似感染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之豬隻病材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國內發生之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病毒與美洲群有98%相似性,但與歐洲群僅有56%相似性。
  5. 稻草以口蹄疫病毒噴霧後晾乾,以乾熱滅菌器分組滅菌,結果顯示以120℃處理20分鐘才無法檢出病毒。
  6. 養殖淡水長腳大蝦以冬季感染酵母菌症所造成之死亡率最高,建議採取冬季休養的方式來防治本病。養殖草蝦以白斑病病例最高,死亡率亦最高。

(二)動物防疫檢疫新技術研究

  1. 針對在養豬隻實施豬口蹄疫疫苗免疫後抗體力價之監測,計完成21,324頭次,所獲得之數據供作訂定疫苗接種適期之依據。
  2. 持續實施豬水6病、牛羊Q熱、家禽流行性感冒等法定動物傳染病之血清抗體監測,以防範此類動物傳染病之入侵與散播。
  3. 檢測未發現牛海綿狀腦病病牛。
  4. 已完成口蹄疫、新城雞病等17種動物疫病之國家診斷標準草案。
  5. 收集犬隻血清2,105例,以ELISA檢測其狂犬病抗體。其陽性率為62% (1,305/2,105):飼犬為65.58% (1,275/1,944),棄犬為18.63% (30/161),應持續加強狂犬病預防注射。

(三)生物防治技術之開發與利用

  1. 害蟲(;)雜草生物防治之開發與利用:在430種植物採得165種粉蝨,其中發現80種寄生蜂天敵;小黑花椿在室內以粉斑螟卵飼育,可產卵300-400枚/雌已可大量繁殖利用;育成溫氏捕植;抗藥性品系,在田間可成為IPM之最佳天敵資源;突破捕植;商品化之瓶頸,從豆株上將捕植;成功分離出來;分離得病原微生物多種,接種雜草可使其發病,可開發為生物除草劑;本土蟲生線蟲對主要害蟲之致病力強,大量培養技術已發展成功,正朝生物製劑加緊研發中。
  2. 害蟲誘引與監測技術之研發:以螢光劑餵食果實蠅成蟲,濃度在200μg/ml經10天後,保持螢光特性,可供作田間密度監測之用;分離及萃取蔬果中不同揮發物質種類,已發現可誘使果實蠅產卵,值得開發利用,並已發展誘引劑之緩釋劑型可資應用。
  3. 作物病害生物防治及管理策略之開發與應用:已收集得31支木黴菌菌株,其中12株可抑制多種植物病原菌之生長;選取9個拮抗菌株,以種子浸漬處理拮抗菌,可顯著降低病害;發掘9個對番茄萎凋病具拮抗之菌株;發現亞磷酸可誘導作物產生抗生物質,在病菌未感染前施用2次,防治率可高達80%;研究發現施用蝦殼粉之土壤pH值提高,有助於植株養分吸收,果實甜度增加;發現天然物質如蒜頭汁稀釋40倍,對根瘤線蟲有100%之防治效果。

(四)植物防疫檢疫新技術研究

  1. 花卉病蟲草害研究及防治技術改進

    (1)完成進口百合種球之病毒檢定標準模式,供進口種球快速病毒檢疫之用。掌握帶病毒種球於栽培後表現病徵之環境需求,供擬定減輕病害發生之管理策略。

    (2)已確定百合種球為灰黴病菌之可能來源,並已掌握灰黴病發病之生態環境需求如溫度、雨量及風向等因子。完成灰黴病選擇性培養基之測試,作為探討灰黴病菌生態之利器。發展完成病菌快速產孢及室內接種等技術可提供作為加速品種抗感性測定及藥劑機制與效果評估之用。

    (3)已發展出各種預防及治療百合土傳性病害方法,可減輕農民經濟損失10%以上。已完成土壤及介質蒸汽消毒法,除可防治病蟲害及雜草外,同時有減少農藥使用量與解決環境污染之效果。

    (4)掌握百合根;發生生態及防治藥劑,已正式推廣溫水處理種球法,解決百合根;害問題。

    (5)完成夜來香病毒病之發生調查與鑑定,正式將所分離之病毒命名為夜來香微嵌紋病毒(Tuberose mild mosaic virus,簡稱TMMV),為目前世界上首次對夜來香病毒之鑑定報告,此病毒在本省夜來香田之發生率高達92%。TMMV屬於Potyvirus,且具有獨立的血清性。已成功製備出其專一性抗血清,並發展出適合各種需求之採樣檢定法,可大幅提升病毒檢出之正確性與效率,使我國在夜來香病毒之檢定監控上居於領先地位。

    (6)經由生長點組織培養法已獲得1重瓣夜來香去病毒株,初步在組織培養瓶苗期發現去病毒株之生長勢優於TMMV罹病株,未來將利用H4作為夜來香無病毒原原種進行大量繁殖,以瞭解TMMV對田間夜來香受病確實影響程度。

  2. 蔬菜病蟲草害研究及防治技術改進

    (1)針對洋香瓜重要害蟲防治藥劑之田間藥效及藥害試驗,已篩選出有效且安全藥劑,完成洋香瓜土壤傳播性病害病徵診斷檢索表。利用被覆材質可防蟲、防病,且可提高產量。篩選出對洋香瓜立枯病、蔓枝病、黑點根腐病具拮抗力的微生物共11株。

    (2)茄苗浸根接種拮抗力較優之螢光性假單菌Fpp5菌株後對茄子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佳。完成茄子綜合防治體系之建立,且成本收益較現行高頻率施藥的防治法為優。

    (3)利用寄主抗病性防治番茄晚疫病,在環境條件控制下及田間環境下的晚疫病之標準檢定方法已研發成功,證明抗番茄晚疫病之遺傳乃單一部份顯性基因所控制,而且屬於累加性效應之遺傳特性。

    (4)十字花科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已大量飼育3種寄生蜂,配合藥劑輪用原則,可減少用藥次數。

    (5)蔬菜鱗翅目害蟲對微生物殺蟲抗藥性研究:蔬菜專業區之小菜蛾均已對第1代蘇力製劑產生抗性,且對新型蘇力菌也有交互抗性現象。已建立之小菜蛾感性品系對蘇力菌之感度經測試與國際之標準敏感性品系相似。

    (6)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已建立螺旋粉蝨、蔬菜跳蟲、黃條葉蚤及葉菜類苗期立枯病之防治措施,完成設施內土壤藥劑消毒、土壤有機堆肥等之施用、設施內綠肥或其他作物等之輪作及設施土壤灌水沖洗及曝曬等試驗。有機質含量在0.5-1.0%之土壤對於立枯絲核菌之纏繞發病有促進效用。

  3. 果樹病蟲害防治研究

    (1)經濟果樹褐根病(Phellinus moxius)生態與防治研究:褐根病菌嚴重危害本省多種重要經濟果樹,寄主超過33餘種。病原菌耐高溫好酸與好濕性,靠寄主殘體與土壤傳播。柑桔、檬果較具抗性。亞磷酸、尿素有機質配合藥劑施用,可抑制病勢進展。

    (2)柑桔病蟲害防治研究:完成柑桔重要病蟲害週年發生調查,發現修剪為防治潰瘍病之良策,擬定病蟲害防治曆之雛形。完成立枯病媒介昆蟲木蝨之年棲群動態調查研究,訂定施藥適期。核酸探針可偵測出帶毒木蝨立枯病潛伏期為2年。開發晚崙西亞接種弱病毒系統,交叉保護成效良好,果實品質亦佳。

    (3)香蕉病蟲害防研究:香蕉抗黃葉病抗病系217產量高,但轉色不均,變異高;香蕉216品系植株高,但果型及品質不佳;嵌紋病之防治試驗顯示初期覆蓋反光塑膠布,能降低嵌紋病發生。研究萎縮病毒,發現至少有6條ss-DNA片段,野薑花及美人蕉為永續性中間寄主。

    (4)檬果炭疽病之田間防疫:加強果園管理、施用有機肥、地面覆蓋、提早套袋等非農藥防治策略,有效降低病害生發生。

    (5)荔枝害蟲:研究發現荔枝細蛾可造成經濟損失,荔枝尖細蛾發生少,可可細蛾不存在。荔枝園內有鱗翅類昆蟲有17種,金門龍眼樹發現荔枝椿象,係大陸荔枝害蟲。

    (6)番石榴病蟲害綜合防治:親水性藥劑可抑制立枯病病勢。枝枯病由多種真菌造成,10-11月為高峰期,藥劑配合修剪、施肥,可防治本病害。已篩選出防治瘡痂病、螺旋粉蝨、粉介殼蟲、腹鉤薊馬藥劑。放射線菌,配合蟹殼粉、殺線蟲劑可防治番石榴根部線蟲。

    (7)蓮霧病蟲害:加強田間衛生管理,配合適時施用藥劑,小果期即套袋保護,果園中懸掛含毒甲基丁香誘殺器,防治效果良好。

    (8)發現梨園不同草相與害蟲(;)天敵之種類、棲群動態有密切關係。主要雜草種類有30餘種,害蟲、天敵則有100餘種。

  4. 農藝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改進(1)水稻部份:完成水稻白葉枯病病原細菌之DNA探針之製備,並成功地將抗白葉枯病因子導入栽培稻中。發現台農69號之抗稻熱病為數量因子所支配,而3個台農67號誘變品系之抗病性為1或2個因子所控制。利用縞葉枯病製備之抗血清以間接-ELISA法測定可應用於病媒蟲之直接診斷。水稻水象鼻蟲之越夏成蟲有63%可遷入2期稻繁殖為害,以插秧後15天處理效果最佳;越冬成蟲發生預測,以使用秧苗誘集法最為簡便;稻褐飛蝨經濟為害基準訂定為0.25-0.5隻/株,二化螟為害葉鞘側黃平均達10至15%。發現7-8月瘤野螟數量與8月相對濕度對10月份瘤野螟之發生量影響最大,並初步建立發生預測模式供進一步測試。另外預測86年度2期作褐飛蝨發生豐度結果預測值與實際發生程度一致,顯示建立之褐飛蝨預測模式具實用性。桃園地區水稻遭受螟蟲類危害情況之嚴重性依序為二化螟、三化螟、及大螟,藥劑試驗防治結果顯示於水稻移植後25天施用6%培丹20kg/ha效果最佳。

    (2)雜糧部份:玉米螟生物防治以玉米澱粉包被蘇力菌於輪生中期、抽穗前1星期及吐絲期各施用1次可獲較佳之防治效果;在紅豆病蟲害綜合防治方面已完成主要病蟲發生消長調查,並篩選出佈飛松及益達銨防治薊馬。

    (3)茶樹方面:已完成茶髮狀病室內菌體之培養技術及接種方法及對三輪薊馬田間分佈及危害特性調查;小綠葉蟬之生物防治已完成寄生蜂種類調查並發現每14天每棵茶樹釋放草蛉幼蟲1次,可明顯降低其族群密度。

    (4)積榖害蟲方面:由室內篩選出第滅寧以1:750及1:1000比例可有效防治穀蠹及麥蛾長達6個月,該藥劑可推薦用於已對巴賽松抗性之積榖害蟲防治。

  5. 檢疫病蟲害之偵測、防治及植物檢疫處理方法之開發

    (1)進口植物檢疫及新入侵病蟲調查、偵測與風險評估技術方法之開發:北、中、南地區之調查,尚未發現新侵入之外來粉蝨,蒐集亞洲棕櫚象鼻蟲及銀葉粉蝨資料,並已撰寫成摺頁;蒐集5個網際網路上有關檢防疫有害生物鑑定及偵測之相關資料;另協助海關進口植物種子、種球之真菌、細菌、線蟲、病毒等可疑病原及昆蟲之鑑定。

    (2)輸出入果蔬之東方果實蠅檢疫處理技術開發

    A. 楊桃殺蟲檢疫處理技術小量殺蟲試驗:以0-1℃冷藏4、6、8、10、12及14天為殺蟲處理條件,分別處理3種楊桃內3齡幼蟲,調查得知3品種間小量試驗結果並無顯著性差異,可任選1品種進行大量殺蟲試驗。

    B. 印度棗殺蟲檢疫處理技術:以卵粒接種於果實上,其幼蟲存活率相當低;障害試驗經0-1℃冷藏12天後,取出觀察發現印度棗表皮會有褐色斑點。

    C. 網紋香瓜殺蟲檢疫處理技術:已進行各齡期抗熱試驗及蒸熱高溫障害試驗測試蒸熱後對網紋香瓜的果重、甜度及外觀之影響。

 

四、漁業生產科技研究發展

(一)海洋漁業資源調查評估及管理與開發之研究

  1. 利用衛星遙測系統,發佈台灣西部水域烏魚、澎湖:鎖管、台灣東北海域鯖魚參漁場汛期之分區衛星水溫速報,作為漁民對象漁場判定指標之一,可節省尋找漁場之時間及能源消耗,更有助於漁海況預測模式之建立,作為未來漁業預報之基礎。
  2. 整理統計並確認我國近海劍旗魚漁獲資料,建立劍旗魚生物資料庫。完成黑鮪仔稚魚分佈和水文調查資料,可用以推測黑鮪產卵場及作為評估成魚資源量指標。
  3. 利用電泳法、DNA、多變值分析法,判別台灣沿海花腹鯖系群結構,全省9個樣點間遺傳距離很小,遺傳相似度很高,花腹鯖在台灣附近沿海的族群結構,可視為單一族群的存在。
  4. 建立台灣沿近海鯊魚種類別生產量及努力量資料,單位努力每1,000鉤的漁獲量為7.0尾,種類別的釣獲率(前5順位)依序為灰鯖鮫、深海狐鮫、淺海狐鮫、紅肉ㄚ髻鮫、高鰭白眼鮫。
  5. 聲探法評估台灣北部鯖魚參資源,求算出各魚種各體長頻度對標的物反射強度之函數關係,評估現場聲探魚群量,研析以年齡為主之漁獲統計及其空間分佈。聲光遙測鮆科稚魚資源,秋季所捕獲魚種中除鯷科外,尚有魦丁屬19%,鯷科則以刺公鯷為最多,占43%,其次為異葉公鯷,占35%;春季採樣中稚仔魚則均為日本鯷。
  6. 台灣近海蝦拖網海龜混獲防止研究,共45網次之漁獲試驗結果,並未發現有海龜或其他保育動物之混獲記錄。東北漁場共漁獲55種魚介貝類,以安達曼赤蝦(M. Provocatoria longirostris)的漁獲量佔42%居首,魚類則以七星魚(Benthosema pterota)之6.3%為最多。西南漁場之蝦類則以鬚赤對蝦(Metapenaeopsis barbata)之漁獲量7%居首,魚類則以細紋<(Leiognathus berbis)之5.5%為最多。TEDS裝置對於大型魚類,特別對於入網後有往下潛逃生態之魚種,及對大型非生物類的排除功效俱佳。對魚蝦之漁獲效率影響微小。
  7. 改善鮪延繩釣餌釣,防止或減少混獲海鳥,與減低業者餌料為海鳥所食所造成之損失,其投繩位置宜在兩舷側進行,同時使用拋餌機,以減少餌料因距舷邊過近受車葉流之影響而降低餌料沈降速度。
  8. 在宜蘭龜山島附近海域所投放之「水試漁牧2號」人工浮魚礁,歷經數次颱風侵襲仍然完好,聚魚效果甚佳,本年度2組人工浮魚礁亦已順利投放於龜山島東方水深400公尺海域。

(二)養殖魚蝦貝類繁殖養殖及疾病防治技術開發研究

  1. 利用貝類淨化之養殖用水來養蝦使其成功率顯著的提昇,其生產量亦昇高了30%,而節省用水達50%以上。以機械毛刷之應用配合生物過濾循環水的運用,使得鰻魚超集約養殖的模式得到更進一步的改進。
  2. 蝦人工飼料添加適量多醣體可增加養殖蝦及蝦苗對病毒性及細菌性疾病之抵抗力,控制引起養殖蝦大量死亡之白斑病原病毒及弧菌病,提高活存率。
  3. 開發菩提藻養殖所需種苗之人工陪苗技術,大量提供藻苗養殖,完成菩提藻淺海養殖生產技術,豐富及利用海洋資源。
  4. 應用石斑魚的中樞神經系統壞死病毒之特性及其感染機制,開發防止病毒垂直感染技術,提高活存率,健全產業發展。
  5. 建立甲魚穿孔症病原Aeromonas hydrophila之診斷技術及其防治方法,減少病害,提高產品品質及活存率。
  6. 開發培養大腸菌以量產黃鰭鯛之成長激素,利用海藻酸鈉、動物膠等包覆純化重組成長激素製成為粒子添加於黃鰭鯛苗飼料中,提高飼料效率9﹪及增重率18﹪。

(三)漁業工程技術開發研究

  1. 我國FRP漁船性能與節省能源措施之研究
    依據聯合國對漁船國際法規之規定,針對現有FRP漁船性能改善,及節省能源措施,以提高漁業競爭力,降低營運成本,增加漁民收入。
  2. 漁船上架場地的設計與應配設施之研究
    調查現有漁船上架場地,提出改善措施,並建立漁船上架場地之配置標準,以減少漁船停港時間及損失,提高生產時間降低成本。
  3. 漁港飛沙防制研究
    針對台灣西海岸地區漁港之減風防沙目標,在環境風洞中進行台灣西海岸地區之漁港區域大氣紊流邊界層之模擬測試;完成防風設施結構物(例如防風網、防風柵或防風牆、防風林及防風土堤等)模型設計(例如幾何縮尺及動力縮尺)之推導建立及確定與製作。
  4. 小型漁船減搖機構裝置之研究及開發
    開發新的減搖機構,提供漁民,降低漁民營運成本,提高漁民從事漁業意願,減少漁民勞力。
  5. 重量控制在漁船設計之應用研究
    於漁船設計時,考量重量控制,提升漁船安全性,降低造船成本,並達成節省能源之目的。
  6. 我國漁船柴油機與汽油機耗油之現況調查與評估
    進行各類引擎耗油量之調查,並針對耗油量過大之漁船,提出改進建議。
  7. 漁港附近海岸海濱流系統研究
    收集、探討不同消波結構物的消波特性,進行水工模型試驗,就其反應在數值模擬程式上作必要之處理;同時考慮波、流作用下的港池水面波動數值模擬。
  8. 瘋狗浪引起漁港災害防治對策研究
    對各漁港附近海域進行調查,了解每年發生瘋狗浪的季節及次數,利用數值計算方法建立1套模擬瘋狗浪的形成與在沿海傳播變形及作用於工程設施的整個過程。

(四)栽培漁業基礎研究

  1. 完成複式軟式網具初步設計與敷設,同時投放外海進行試養與網具改良與修正,可大量降低箱網具之養殖成本,網具系統造價只有挪威網具1/15,且抗風浪性極佳,對帶動台灣的外海箱網養殖頗有助益。掌握台灣現行箱網單口錨碇系統在風浪來襲時之運動特性,有可預測50年颱風來襲時可能產生的錨碇拉力,對改進台灣外海箱網養殖技術有很大的助益。完成箱網內、外流速分布,網形、容積隨流速之變化及流體抵抗之測定,屏東楓港海域60公里×20公里範圍內流況地形水質資料蒐集,並建立動態展示系統架構與初步檢討投餌及佈置方式,以便業者參考應用,選擇正確養殖地點,減少外海箱網養殖天然災害。
  2. 開發外海箱網養殖技術,利用挪威ALPHARMA公司製造之弧菌疫苗處理之石斑魚苗,平均活存率高達92%,故此疫苗可抵抗病原弧菌之感染。調查小琉球箱網養殖區水質環境,了解藻相分佈,採集箱網養殖區周圍10公尺內的動、植物浮游生物,每個月觀察其生物附著情形,塗覆Copper Omadine之實驗網片,經長達10個月的投放實驗結果,有效抑制附著生物之生長,尤其對抑制貝類、籐壺、珊瑚的附著有很好的效果,是一種理想的抗生物腐蝕劑。
  3. 外海箱網紅甘參以調控光週期的方式,在非生殖季節,紅魽種魚亦可以成熟,經催熟後亦可產卵。開啟往後全年生產紅魽魚苗的基礎,或可降低魚苗的生產成本10%左右,對紅魽箱網養殖的產業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
  4. 完成海上箱網養殖漁業養殖戶經營型態及各漁種投資的生產成本分析,推算單位成本與其成本結構,同時就經濟效益進行模擬分析。
  5. 完成台灣沿岸經濟性魚苗的出現時間、來游體長及生產量等的分析及虱目魚苗及烏魚苗初期生活史的研究,可提供未來資源復育的參考。
  6. 澎湖海域栽培漁業之研究,經為期1年的基礎調查及資料搜集,已確認遠海梭子蟹及沙蝦的典型棲地,可進行後續之底質或水文分析。遠海梭子蟹每年可能有2個繁殖季節,其蘊卵量大約為10,000顆左右。沙蝦的產卵季節應在每年12月至2月間。本研究探討沙蝦及遠海梭子蟹之繁殖生物學,期望未來能夠開始人工繁殖及種苗放流,開發本土性養殖或栽培漁業物種。
  7. 石斑魚類仔稚苗之中間育成,以點帶石斑為對象,經藉由調控殘食的因子,以降低殘食的程度,進而提高石斑魚育苗成功率,對建立石斑魚經濟有效的繁殖與育苗技術,作為栽培漁業之基礎有正面之助益。箱網石斑魚育苗混養金錢魚,顯示對清理箱網上之藻類上,小金錢魚為具潛力之魚種,且有助於石斑魚中間育成。
  8. 遠海梭子蟹苗之最佳飼育溫度、鹽度分別為28℃、25ppt。在22-31℃下到達變態所需時間為10-19天。將輪蟲及豐年蝦適當地混合餵飼蟹苗,到達變態前之活存率最高可達93.3%。在最佳的條件下大量育苗活存率可達到3–4成以上。稚蟹之成長及活存以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5隻者最佳,以細珊瑚砂為底質成長較佳,但活存率則沒有差別。以PVC管為掩蔽物活存率較高,斷螯率則較低。稚蟹在25ppt、30℃下成長最快。以注射microwire作為標識方法,標識組之成長及活存率均較對照組稍差。經多次脫殼後,標識之流失率為0%。
  9. 建立黃錫鯛放流模式,利用1995-1997年放流回收魚資料,分析減損因素,利用活魚運送車,以每噸水蓄放標籤標識魚200-300尾(FL=195mm)或1,000-2,000尾(FL=100mm)之密度經陸路5-6小時水路30分鐘之運送,3次運送之結果放流減耗幾乎為0,到達放流地點時魚苗仍成群活動,顯示放流魚未因運送而降低其活力。漁獲率為手釣98﹪,叉網1.5﹪,拖網0.8﹪。回收率為0.21-1.43%,平均為1.20%。由漁獲地點與放流地點直線距離顯示,移動距離有80%在4km內被捕,最大的移動為11.5km;最長再捕日為170日。分析139尾回收魚之日增長率為0.5﹪,日增重率為1.75﹪。放流後3日內在放流海域附近港內仍有零散的黃錫鯛苗浮游於岸邊,但不攝餌。放流7日內之回收魚空胃率高,1週後SCWI漸增。攝餌種類包括橈腳類、端腳類、小蝦、蟹類及藻類等。
  10. 完成第18次種鰻人工催熟及放流工作。本次放流之種鰻均注射人工合成激素4針次,以誘發種鰻性激素分泌後,再將種鰻以試驗船運至小琉球附近海域(東經120度20分、北緯22度24分)完成是項放流工作。
  11. 探討台灣東北部卯澳沿岸海域九孔族群之現存量,估計全海域之九孔數量,第1區共有88,965粒,第2區共有84,573粒,第3區共有17,583粒,第4區共有16,210粒,第5區共有61,533粒,合計該海域共有268,774粒,現存量為2,513公斤,本研究之結果對改進九孔資源的管理與利用有很大的幫助,有助於建立更有效的栽培漁業管理制度,俾利產業發展。

 

五、畜牧生產科技研究發展

(一)研究畜禽營養代謝及遺傳控制、發展禽畜選性繁殖技術

  1. 畜禽營養代謝研究方面

    (1)使用甜菜萃取物甜菜鹼於雞飼糧中,可維持細胞內外間滲透壓之平衡,讓雞隻在高溫多溼環境中具有抗熱緊迫的能力。

    (2)精確估算鴨的胺基酸需求量,使鴨飼糧中的原料之胺基酸消化率和有效性胺基酸含量得以建立,以提高鴨隻之飼料利用效率。

  2. 畜禽遺傳控制研究方面

    (1)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大型番鴨品系之選育工作已完成8個世代,較民間鴨場之番鴨重200~300公克,目前正利用雄親家族後代估計各屠體分切部位重之遺傳變異性。

    (2)經由基因組比較雜交分析法(CGH)決定台灣土雞染色體組型的主要差異部位,已可做為特殊品系的遺傳標記。

(二)豬隻生產技術與品種改良及加強養豬科技之研究

  1. 在豬隻遺傳評估方面,已完成遺傳變方組成分析程式之編譯,並應用台灣省畜產試驗所育種豬群資料(前國家核心種豬場南場資料)進行動物模式遺傳評估系統之測試與評估,分別完成藍瑞斯、約克夏與杜洛克之品種內生長性能檢定性狀之遺傳變異率評估。
  2. 肉豬飼糧中添加100PPb及200PPb呲啶甲酸鉻後以in vitro試驗結果顯示︰肌肉細胞中之total RNA量顯著增加(p<0.05)﹔可顯著增加肌肉細胞膜之胰島素接受體之數目(p<0.05),200PPb組又高於100PPb組 (p<0.05)﹔並可顯著增加胰島素在肌肉細胞之內置化(p<0.05)。
  3. 經由探討品種與季節對公豬精子內熱緊迫蛋白質70(HSP70與HSP72)表現量之效應及作為公豬繁殖力指標之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公豬之精子活力與正常精子百分比在熱季顯著低於涼季者,中片部含原生質滴精子百分比與不正常精子百分比以熱季者顯著較高﹔而精子內HSP70與HSP72的含量則以涼季者較高。
  4. 針對離乳仔豬分別給予粗蛋白質含量210、230及250/kg及能量(DE)3,400、3,600及3,800cal/kg,經試驗結果顯示︰改變飼料中之蛋白質和能量比例,雖可提高增重,但此增重所代表之氧化代謝改變,並未引發顯著的氧化緊迫。
  5. 經由水簾式與空間式兩組公豬舍比較結果顯示︰水簾式公豬舍熱季溫度平均皆控制於28℃、濕度平均於90%﹔開放式豬舍上午平均在25~27℃,下午介於28~32℃。在公豬精液方面,水簾式公豬舍之公豬精活力和精子存活力皆比對照組平均提高10%。
  6. 改善公豬精液之保存及受精率試驗顯示,新鮮公豬精液每劑量30和50億精子授精母豬後之分娩率和平均每窩出生仔豬頭數分別為78.8%﹔10.4頭和76.2%﹔10.3頭,結果顯示兩組間之生育力並無明顯差異。

(三)草食動物生產技術及品種改良

  1. 試驗檢測乳牛445頭血液,發現有23頭為乳牛淋巴球粘力缺失症雜合型(BL),比例仍在5﹪左右。
  2. 研究建立荷蘭母牛早期妊娠技術,結合配種後第21及28日之孕酮濃度各與配種當日者之比值皆≧1.3時,判定懷孕準確率達九成。
  3. 協助33戶酪農分析138個乳牛飼料樣品,發現省產盤固草、玉米及狼尾草的成份變異較大,顯示收割管理仍需改善,並協助酪農改善日糧,致力改善者年平均乳量自21.2kg/頭/天提高至22.5kg/頭/天,體細胞數維持在25-35萬/ml,估計年增加收入45萬元。
  4. 完成母羊CAE抗體檢測,平均感染率60.7﹪,以仔羊出生隔離,初乳56℃1小時滅菌餵3日,之後改用人工乳哺育及教槽至離乳,3月齡仔羊58頭,檢測CAE抗體結果,陽性率降至13.8﹪,並尚有改進空間。
  5. 開發泌乳羊用鹽磚試驗,結果顯示調整正、負離子並加強微量元素之鹽磚,有較佳之平均乳量(2.90kg/天)及較低之體細胞數。
  6. 建立迷你馬及小型馬各14匹之血液生化數據資料,供繼續研究參考之用。
  7. 評鑑12戶酪農牛隻364頭,體型平均分數為79.3分,80分以上者占53.3%,有減少現象,顯示牛隻體型仍需加強改進。60分以下者占6%,不利經營效率應予淘汰。
  8. 研究以手針、水針、電針及溫針等方式針炙處理經3次配種仍未受孕之繁殖障礙母牛共61頭,其中30頭處理後配種受孕,受胎率約50%,配種成功之受孕牛中,電針處理者12頭、水針12頭、手針4頭、溫針2頭。
  9. 為選育優良黑色系之肉羊品系,研究採本地山羊與努必亞山羊行正反交配種,繁殖雜交F1後代,發現以本地母土山羊配努必亞公羊產生的雜交一代較符合目的。
  10. 研究助孕素(MPA)與光照聯合處理對水鹿鹿茸生產影響,發現MPA有助於延長鹿茸生長期間。

(四)家禽生產技術與品質改良

  1. 改良近親品系台畜1號土雞之生產性能檢定結果:初產日齡155-160天、初產體重1,510-1,920g之間、40週齡體重為1,615-2,008g之間、40週齡之產蛋數為57-64個、40週齡蛋重為43-46g。
  2. 土雞育成期給予漸減光照者,可延遲平均初產日齡及達50%產蛋率日齡4-8天,提高前10個蛋平均重1.5g。
  3. 完成雛鵝各種營養分需要量測定,並完成各種飼養型態對鵝生長性能及屠體性狀之影響等試驗,並推廣供業者參考應用。
  4. 以類胡蘿蔔素有效促進巨噬細胞之趨化性及吞噬能力,進而提升雛禽對病原微生物抵抗能力,減少疾病發生,提高育雛期之存活率,以降低生產成本。
  5. 完成高溫環境下,飼糧中添加抗壞血酸及維生素E改善白肉雞生長性能及免疫能力之研究,具顯著改善結果。

(五)加強家畜禽肉品品質及副產品利用之研究發展

  1. 已探討出適當的電泳分析法,可將牛乳κ-酪蛋白分畫出4種不同荷電成分,作為未來乳品質及乳量多寡之參考依據。
  2. 以1.5~3%褐藻酸鈣所形成的雙叉乳桿菌膠體粒,在包埋處理後仍具有107 CFU/ml以上之生菌數,以此膠粒體所研製之酸酪乳製品,在2~3週的保存期仍維持在107CFU/ml左右之生菌數,且對風味無顯著影響。
  3. 以Rhizopus javanicus CCRC 30288作為生產酒釀萃出液之存菌株,並已確立速成扣碗酪之最適菌株、培養條件及最佳生產模式。
  4. 添加2~10%左右之阿拉伯膠、聚合糊精或菊苣果寡醣於酸酪乳之製作,可提高酸酪乳膳食纖維含量及營養機能,且對酸酪乳質地及感官品評無不良影響。
  5. 建立共軛亞麻油酸樣品萃取、衍生物製備之方法,並確認國產部份乳類製品中共軛亞麻油酸有3種同分異構物。且牛乳經加熱與發酵處理可將其脂肪酸轉變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共軛亞麻油酸。
  6. 以淘汰菜鴨肉配合不同比例單離大豆蛋白製作鴨肉棒零食食品,其接受度良好,以真空包裝後於3℃下貯存者,總生菌數維持穩定。有助於解決淘汰鴨肉之利用,拓展消費市場。
  7. 已確立乳化型雞肝香腸之製造流程、營養價值之測定、儲存條件和期限,且冷凍貯存者皆可維持90天以上,可供政府單位及業者作為參考。
  8. 以0.1M乳酸鈣的浸漬處理,有加速肌原纖維蛋白質之死後裂解變化之效果,可改善淘汰種豬肉品質,達到最佳之肉質嫩化方式。
  9. 已完成畜試土雞之游離脂肪酸、核甘酸關聯化合物及脂肪酸組成等基本資料分析,可進一步分析放山雞等其他土雞品系之風味成分,以供比較其品質差異之客觀依據。
  10. 在確立快速低鈉鹹蛋之製作流程方面,添加0.5%Alk(SO4)2‧12H2O浸漬生鴨蛋10天之蛋白質蛋黃鹽含量與傳統浸漬30天者相當,添加0.5%銨鹽亦有類似效果,可減少生產者製作之成本。

(六)動物用藥品安全、安定、效果、殘留及檢驗技術之研究

  1. 建立Ormethoprim在豬之殘留檢測方法,Ormethoprim以50mg/kg之劑量強制經口投藥於豬,於14小時降至檢測界限以下。Ormethoprim在豬之停藥期間為5天,豬弓虫症之治療有效。
  2. 豬肉中常用8種合成抗菌劑之殘留同時檢測方法已經開發完成,最低檢出界限介於7~43ppb間,經本方法分析台南市及苗栗縣肉品市場豬肉樣品101件,均無此8種合成抗菌劑之殘留。
  3. 由實驗得知3mg/kg.bw/day Salinomycin對火雞無毒性,可作為農民實際使用時之參考依據。
  4. 建立卡巴得在豬之殘留檢測方法,檢測界限為0.03ppm。而且由實驗結果顯示,卡巴得以肌肉注射方式投藥於豬,在其體內極難吸收。
  5. 氯黴素在肌肉注射使用高劑量於雞及豬,對其生長有明顯抑制。建議農民能謹慎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七)提昇飼料品質及防範禽、畜產品殘留有害物質之研究

  1. 完成家畜人工乳之營養分析與鏡檢測試,建立基礎圖譜資料,以作為區別人工乳與一般乳製品之鑑別方法。
  2. 利用玉米不同比例混合方式,降低青貯料中香豆酸、銅含量,以提升青貯料之品質。
  3. 完成飼料中α澱粉水解酵素、纖維素水解酵素及β-聚葡萄糖水解酵素力價之簡易測定方法及測定澱粉及蛋白之活性比較。
  4. 完成配合飼料之伏馬鐮孢毒素之定點樣品樣品檢測,平均污染濃度為3-5ppm,在安全標準量之內,污染情形不致嚴重。

(八)熱帶牧草改進

  1. 探討氣象因子對盤固草植體成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酸洗纖維、中洗纖維及粗蛋白質含量變化與累積溫度及日長有顯著相關,但與累積日照時數和降雨量無關。本研究並估算酸洗纖維及粗蛋白質之基礎溫度分別為15.5℃與15.0℃。對酸洗纖維而言,聯合積溫和日長兩因子,其迴歸式之決定係數可達0.81;對粗蛋白質而言,積溫單一因子之決定係數即可達0.78。而中洗纖維迴歸式之決定係數較低,顯示除氣象因子外,尚有其他重要的影響因子。
  2. 由狼尾草種原中選出11個品系或品種進行試驗,以建立錘度計測量值與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關係。初步結果顯示,以代號7728、7342、A146等3品系及台畜草2號、Bana等2品種各別分析時之錘度計測量值與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相關性較高,且以低節位部分有較佳的相關性,相關系數皆在0.9以上。

 

六、農業廢棄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術研究

(一)禽畜有機肥與沼氣利用研究

  1. 在義竹及斗南兩地測試不同畜禽排泄物製成之堆肥產品肥效,其對一期作水稻之肥效高低依次為雞糞、豬糞及牛糞堆肥;對秋作甘藍為豬糞、雞糞及牛糞堆肥;對落花生則為豬糞、雞糞及牛糞堆肥;對盤固拉草則為雞糞、牛糞及豬糞堆肥。
  2. 種植甘藍作物,豬糞堆肥的最大可施用量約為3,000tons/ha,而最大合理的堆肥施肥量約為1,500tons/ha,確實可增加土壤中之有機物含量,確保土壤之品質而不致受到重金屬之污染。
  3. 施用適量牛糞堆肥可使百合切花品質較施用化學肥料者佳,同時可減少畜產廢棄物對生態環境之污染,並可改善本省土壤酸化等現象。
  4. 禽畜廢棄物共同處理中心所產製之有機肥成品,大多不會誘引蠅類產卵,且成蟲的羽化率都在9%以下。
  5. 評估目前農牧廢棄物處理與堆肥補助成效,所得報告顯示:政府可補助建立「地區性處理中心」、「區域性農牧綜合經營體系」所需硬體設備或給予長期低利融資,至於直接對農民使用堆肥之補貼,建議改由鄉鎮之農業單位負責,並加強農民教育宣導合理化施肥。

(二)畜牧廢棄物處理利用與研究

  1. 雞糞鋅殘留量係隨著飼糧鋅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飼糧鋅含量87.2ppm即可得到不錯的雞隻生長性能。
  2. 飼糧中添加國產或進口植酸2可提高生長豬全腸道鋅、銅及鐵消化率。
  3. 雞隻餵飼200ppm之磺胺劑期間,可檢出血液中有藥物殘留,糞便則未檢出。堆肥處理中心的雞糞亦未檢出磺胺劑。
  4. 適量添加豬糞尿污泥於盆菊栽培介質,可提升盆菊開花品質。土壤中適當地施用污泥,可以增加小白菜產量。
  5. 自活性污泥中分離得到之本土性原生動物,發現主要為纖毛蟲類之Verticella microstoma, Aspidisca costata, Colpidum campylum及Podophrya fixa等。
  6. 建立鹿糞尿之質、量資料,並推荐其處理模式為
  • 回上一頁
  • 94-03-01:2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