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花卉設施栽培生產體系現況與展望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王仕賢
虎尾鎮農會 蔡武吉

一、前言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夏季的高溫多雨、颱風及冬季短期低溫,造成作物生長不良及品質降低,為生產重要限制因子。設施園藝係利用環境控制裝置來改善傳統露地栽培之生產技術,藉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穩定生產及節省勞力之目的。台灣於民國76年辦理第一屆設施園藝研討會,並推動農業自動化國家型計畫,政府陸續研訂法令及投入經費協助產業發展。花卉以栽培面積比較,苗圃類為最大宗,達5,321公頃,切花類次之,面積5,001公頃,盆花類居第三位,面積795公頃,其餘球根類與種子類面積較為零星。產值以切花類居首位,每年約54億元,蘭花類其次,產值約24.4億元;苗圃類第三位,產值18.5億元,盆花居第四位,產值11.7億元。花卉設施栽培生產體系以荷蘭Venlo型溫室、鋼骨強化錏管溫室、加強型錏管塑膠布溫室、簡易錏管塑膠布溫室、網室、遮陰網室六大類設施,調查園藝設施栽培面積約3600公頃,花卉類為主,其次為育苗及蔬菜。

二、現有主要設施型態

  台灣花卉設施栽培溫室設備樣式極多,依其環控能力及防蟲能力將溫室歸納為六大類,說明如下:

(一)荷蘭Venlo型(玻璃或塑膠)溫室

  溫室係指外部以玻璃、塑膠布等透光材料被覆,其高度足夠讓作業人員以通常姿勢進入作業且四周能夠密閉的大型設施。依被覆材料分玻璃溫室及塑膠溫室(PE、PVC等軟質塑膠布,FET、PMMA硬質板等),此類設施構造精密且容易導入加溫、冷卻等環控設備及作業機械等重裝備進行多目標自動化作業。主要用以栽培蝴蝶蘭等高經濟作物。

(二)鋼骨強化錏管溫室

  為強化錏管塑膠布溫室結構並運用錏管的簡便作業性,連棟設施的谷部交叉錏管等樑、柱部位改用角型鋼支撐,具固定性基礎,於鋼骨的樑柱架構上再固定錏管屋頂形式的構造。(詳如圖A)

(三)加強型錏管塑膠布溫室

  以鍍鋅鐵管為主要骨架,彎曲加工後的鍍鋅鐵管2根左右分開將中央頂部連結,下端直管部分直接插入地下構成,無固定性基礎,有集水槽及倒T,骨架完成後再利用塑膠夾固定塑膠布。(詳如圖B)

(四)簡易錏管塑膠布溫室

  溫室無固定性基礎,無集水槽及倒T,頂部有防雨設備,側壁四周再利用防蟲網覆蓋之設施。(詳如圖C)

(五)網室

  採用鐵管或水泥柱搭建水平式棚架後,屋頂有遮陰設備,側壁再覆蓋防蟲網之栽培設施。

(六)遮陰網室

  採用鐵管或水泥柱搭建水平式棚架後,僅頂部有遮陰網,側壁無任何設備。(詳如圖D)

  各縣市政府調查彙整設施栽培面積為表1,其中荷蘭Venlo型溫室及鋼骨強化錏管溫室均具固定式基礎,多使用高價值花卉或種苗生產為主,而加強型錏管塑膠布溫室則為簡易錏管溫室之升級版,具有倒T結構加強抗風能力,網室及遮陰網室則無防雨能力,但造價便宜,因此使用面積最多。

表1 台灣地區設施栽培生產種類及面積
設施種類 面積(公頃) 栽培作物種類
荷蘭Venlo型溫室 52.6 花卉
鋼骨強化錏管溫室 119.5 花卉、育苗
加強型錏管塑膠布溫室 272.7 花卉、蔬菜、育苗
簡易錏管塑膠布溫室 687.5 花卉、蔬菜、育苗
網室 2094.5 花卉、蔬菜、育苗、果樹
遮陰網室 367.5 花卉、蔬菜
合 計 3,594.3

三、花卉設施演進及產業昇級

  近年來農委會於雲林縣虎尾鎮、嘉義縣太保市等地區積極輔導花農採行菊花設施栽培。以虎尾地區為例,興建適合台灣氣候之亞熱帶型溫室,以不摘心方式生產多花菊,並利用點滴灌溉進行水分及肥料管理,每公頃種植數量可達45萬株;此外運用間歇性電照,節省電力成本,切花品質極佳且高度均一,在日本花卉拍賣市場價格已超越韓國產品。彰化縣田尾菊花花農已參考虎尾地區栽培模式於92年度試種1公頃設施栽培。

  虎尾地區「夏菜冬花」生產模式,利用設施生產冬季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花卉以供外銷;在夏季利用設施避免台灣梅雨及颱風等暴風雨的危害生產蔬果,可穩定國內市場,因此形成了冬季種植花卉、夏季種植蔬菜的「夏菜冬花」生產模式。經過4年發展,雲林縣虎尾鎮設施花卉產銷班於冬季全力配合進出口商,生產以外銷為主的多花菊,單位面積產量由原先露天生產每0.1公頃3萬枝增加4.5萬枝以上,增加50%以上,良品率由原先的40~50%提高至70%以上,更重要的是在89~90年冬季,僅以2公頃的設施即生產可供外銷菊花有78萬枝,佔該時段外銷菊花總量的7%,此時台灣菊花總生產面積約有1,500公頃左右;於是在90~91年則生產面積增加至4公頃,共有136萬枝菊花外銷,在91-92年則生產面積再增加至8公頃,共有325萬枝菊花外銷,所生產設施菊花佔台灣地區菊花出口量1/4以上。92~93年則生產面積再增加至10公頃,預計至少有500萬枝菊花外銷,現有30多櫃海運出口而且無燻蒸問題(表2)。

表2 虎尾地區冬季多花菊設施生產面積及出口量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面積 0.2公頃 2公頃 4公頃 8公頃 10公頃
出口量 試種 78萬枝 136萬枝 325萬枝 500萬枝

  今以虎尾地區夏菜冬花設施花卉生產體系為例,四年來設施型態由簡易錏管塑膠布溫室升級為加強型錏管塑膠布溫室及鋼骨強化錏管溫室,設施內也添加內循環風扇或負壓風扇以改善通風,因此良品率也逐年增加。但若以菊花周年栽培為思考重點,環控能力加強及夏季品種選育相互配合才能實現。

  除了設備升級之外,栽培花卉種類也逐年增加,如紫羅蘭、洋桔梗及向日葵均已利用多花菊生產設施進行栽培,今以91年春季紫羅蘭為例,在兩期秋冬季菊花栽植之後,以育苗方式種植紫羅蘭,共有3位農友栽植,紫羅蘭為十字花科作物,容易遭受蟲害,因此設施栽培有利基,另其並非為根瘤線蟲寄主,因此在菊花、番茄及胡瓜均為線蟲寄主時,輪作紫羅蘭將有利於降低線蟲感染率,此外栽培期短,定植後7週即可採收。臺南區農改場89年引入多種品種試種,其中極早生品種對低溫需求較低,設施栽培穗長度可較露地栽培者提高10公分。

  91年春季試種結果,兩位已採收完之農友共種植29,000株,共售出1,408把,每把10支切花,每把平均售價66元,因單重瓣率均為50%,為日後必須改進的重點方向。依據菊花現有之栽培鐵網,每分地應可種植32,000株至36,000株,日後若能將重瓣率提高為75%,獲利空間將可大幅提昇。

四、未來展望

  花卉設施栽培除了蘭花環控溫室栽培技術已接近成熟階段,設施土耕切花生產模式於虎尾地區由台花公司引入設施生產模式,配合台南場加強管理技術及進行設施結構改善之後,已略具規模,針對未來設施生產體系之發展應朝下列方向進行。

(一)設施搭建模組化,降低溫室成本:

  在虎尾地區可看到不同型式的花卉設施,由於亞熱帶溫室研究發展尚未形成產業規模,因此未有標準化之溫室結構,如通風降溫系統,開天窗方式等等,均有待學研單位共同努力。

(二)養液土耕技術建立及推廣:

  日本近幾年來也積極開發養液土耕栽培技術,而以色列Netafim及日本設施栽培公司也有有機養液滴灌的配方服務。台灣地區對養液水耕栽培研究成果相當豐碩,唯養液土耕技術尚需進一步研究才能符合農民需求。

(三)設施自動化省工機械研發:

  種植及採收所費之勞力最多,因此採收或種植時之省工機械相當重要,荷蘭多花菊採收藉由採收機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採收後集貨也是自動化,相當省工。另外國外設施使用超微粒噴葯系統,不僅省工,而且可自動操作避免工作人員職業傷害,均是未來必須加強研究之方向。

(四)採後檢疫處理技術開發:

  國內花卉消費市場與國外相比應有成長空間,但國際行銷市場仍是主要目標,以菊花外銷而言,燻蒸率高達70%以上,不僅造成產品品質不佳,同時也增加銷售成本,自然不利於市場競爭,因此採後分級及檢疫處理技術研發對未來設施花卉生產也是重要因子之一。

附註:6種溫室定義及照片係參考中興大學黃裕益教授、艾騰生技公司林良懋及本文第一作者彙整提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5-10:3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