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紫羅蘭設施栽培技術之研發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張元聰‧王仕賢‧王裕權‧陳燿煌

一、前言

  紫羅蘭學名Matthiola incana,英名Stock,屬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原生於歐洲南部。花色有紅、紫、白、黃等色,花序密集呈柱形且具有香氣。由於香氣的特徵很明顯,所以很多市售的香精或室內芳香劑就以紫羅蘭當商標名,因此大眾對紫羅蘭這個名字會很耳熟,若能將真正的紫羅蘭呈現在大家面前,必定會引起注意。可是紫羅蘭目前在台灣栽培並不普遍,主要的原因是它的栽培技術並未完全建立起來;如低溫與開花的關係,重瓣與單瓣植株在苗期的分辨技巧,以及十字花科蟲害較多等等。事實上,以紫羅蘭的知名度加上香氣瀰漫的特性,在台灣應具有市場潛力,只是尚待開發而已。

二、生育及栽培特性

(一)植株單重瓣之辨識

  紫羅蘭最大的特點就是同一批種子播種後代會有單瓣和重瓣的植株出現,重瓣切花的價格每把(10)支約70元左右,但單瓣花的價格只有20元,因此農民在栽培時當然希望所有的紫羅蘭全部都是重瓣的,重瓣率提高便能使設施栽培更有利基。為什麼紫羅蘭播種的後代有這種情形,這牽涉到複雜的花粉致死基因和控制雌雄蕊瓣化的基因,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而形成連鎖。單瓣株的遺傳基因為AB型,減數分裂所產生的花粉分為A型和B型,其中B型花粉因與花粉致死基因連鎖而不會發芽,A型者則可以發芽。同樣胚珠也分為A型和B型,花粉致死基因B型在胚珠並不會作用,所以胚珠兩型均可存活,授粉後代是AA型者為重瓣,雌雄蕊瓣化所以沒有種子,AB型為單瓣,有雌雄蕊會結種子,後代繼續形成單瓣與重瓣各半的現象(附圖)。所以必須從所有的苗中選出重瓣株並淘汰單瓣株,在育苗時就最好能培育比需求多一倍的苗量,再從中挑選重瓣苗來種植。分辨的方法是儘量選擇那些比較早發芽、葉片比較圓的苗,發芽早晚、葉片寬窄的性狀差異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所以選苗只能提高重瓣株的比例而不能做到完全都是重瓣的植株。現在靠某些特定品種的雜交後代,加上選出種皮顏色較淡的種子,可得到重瓣率達95%以上的品種,只是種子價格比一般品種貴三倍,而且只有白色和黃色花的品種。也有依苗期葉片顏色可分辨單重瓣的品種,重瓣株呈黃綠色,單瓣株呈深綠色,只是具有這個特性的都是晚生品種,台灣平地栽培期氣溫偏高苗株之間黃綠色和深綠色的差異並不明顯,也不容易栽培開花。

附圖 紫羅蘭播種之後代與單重瓣之關係
附圖 紫羅蘭播種之後代與單重瓣之關係

(二)低溫春化需求

  早期紫羅蘭在台灣平地栽培是無法開花的,原因就是它要開花必須有一段長期而且穩定的低溫,大約要在10℃左右經過3個星期的時間。但是由於品種改良的結果,現在已經有很多早生品種能在20℃的條件下開出品質很好的花。本場自國外引進許多品種,在冬天於台南市種植的結果,所有極早生及早生品種在種植後大約60天均能順利開花,中生及晚生品種開花稍慢,大概還要多20到30天的栽培時間,也能夠開花。本場試驗後發現,只要在苗期放在植物生長箱中,溫度設定10℃在有光的條件下經過3個星期再拿出來種在田裡,就能夠開出品質更好的花。此外,由於極晚生的品種需要更低溫度的環境條件,台灣平地冬天低溫不夠所以不會開花,但本場試驗將激勃素(Gibberellin Acid4+7)或含此成分的市售農藥新巨果(Promalin) 濃度為100ppm噴在極晚生種的植株上,也能夠在冬天順利開花。

  紫羅蘭屬於長日促進開花的花卉,在夏天日照時間較長的環境下會比較早開花,但台灣只能在冬天溫度低時栽培,此時日照時間比較短,開花也會比較晚,因此在晚上以燈光照射,模仿夏天的日長時間也能使紫羅蘭提早開花,本場經試驗在夜晚10時到至凌晨2時燈照4個小時的結果,可使紫羅蘭提早10天左右開花,也就是整個栽培期縮短10天。本場在夏天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2,000公尺的高山農場種植紫羅蘭的結果,當地白天氣溫雖高,但夜晚溫度迅速降低,大約只有15~20℃,結果紫羅蘭也能夠順利開花,只是因為夏天長日,早生品種會因提早開花而使得花莖顯得太短,只要改種需更多低溫而較晚開花的中生品種或晚生品種,就會有足夠的花莖長可當切花用。

(三)蟲害控制問題

  紫羅蘭和小白菜、甘藍菜等都是屬於十字花科的成員,此科的植物是小菜蛾、紋白蝶幼蟲喜食的作物種類,由於冬季栽培紫羅蘭時剛好也是甘藍菜或油菜的種植季節,所以害蟲族群非常多,常噴農藥不僅增加成本還有安全方面的顧慮,因此較理想的方法是採用設施栽培,利用溫網室隔絕害蟲進入可以減少農藥使用,穩定的環境也有助於品質提昇。

三、設施栽培技術

  切花栽培應採用切花品種,栽培前先播種育苗,採用288穴盤點播,培育時間大約23~28天,定植時再選植株較大、葉片較圓胖的苗,重瓣的機率比較高。紫羅蘭耐移植,也可撒播後裸根移苗,但需7~10天的恢復期。若是澆水時能均勻供應,10月以後天氣轉涼後也可採用直播法,每穴播3顆種子,發芽後保留最有可能是重瓣的一株其餘拔除,可省去育苗及移植成本,但若澆水不均,則發芽不整齊甚至缺株,造成日後管理不便,最好有良好的栽培經驗後再採用直播法。

  種植前每分地施用有機肥1000公斤以提供生長期所需之養分,整地後再做成高15公分,面寬60公分之畦,種植時株距約15公分,種4行,可造成密植的效果,避免採收時枝條太粗,不易集結成束。此種方式每分地種植株數約30,000株。畦面可先架設2尺寬4格的花網,做為種植株距之憑藉,種植後立即灌水使土壤溼潤,有助苗株成活,隨著植株成長,花網隨之提高,植株穿過網目而有支撐的效果。為避免日後雜草生長,可採用洋桔梗的栽培模式,於畦面鋪上4孔不織布,再種於打洞處。由於此種栽培法採傳統畦溝灌溉,畦中央部份水分滲入較慢,中央缺水而邊緣已太溼。不但造成管理上的困擾,植株成長的差異也使品質參差不齊,因此也可改種兩行,行距30公分,離畦邊15公分,株距10公分會有較整齊的生長勢,但相同面積種植株數會較少,每分地種植株數約23,000株。目前最佳的栽培方式是本場於虎尾地區輔導使用的外銷多花菊設施,每分地種植株數可達45,000株。採整地不作畦,以橫寬1公尺內含8行邊長12.5公分網目的鐵網鋪設,鐵網間之走道寬為30公分,定植於網目內,隨著成長調高鐵網支撐。每兩行以滴灌管供水給肥使生長勢一致,以此模式生產之紫羅蘭品質極佳,且利用冬季生產切花菊外銷後的空檔栽培,時間60天,出貨期為4~5月,價格每把約100元,採收後接續生產夏季瓜果蔬菜,達到設施週年生產的目標。

四、結語

  目前台灣紫羅蘭栽培產地以彰化田中、北斗一帶較多,總產量不高算是小眾花卉,但它還是具有發展潛力,本場在南部栽培並以設施生產的結果,顯示要在平地種出高品質的紫羅蘭並非難事,只要在苗期能分辨重瓣株,配合設施防蟲栽培和催花技術,如此管理的紫羅蘭就可以把它該有的特色表現出來,獲得高品質切花行銷市場。

附表:民國90~92年台北花市紫羅蘭切花量價統計 xls / pdf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4-26:2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