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田媽媽系列報導之十七 潭子鄉金雞母

潭子鄉農會家政指導員 王琦燕

  說起潭子鄉,大家都一定會想到「經濟部台中區加工出口區」,加工區就是設立在潭子鄉內,但有多少人不知道,潭子鄉是一個農業資產豐富的鄉村。早年鄉內青年人都嚮往加工區內上班,然而近年來隨工資高漲,廠商大量外移,造成一群年輕人湧回農村,這股洪流反而為農村注入新活力。因此,農會積極輔導農村青年、農民及農婦,從事發展精緻農業,創造富麗農村,增加農戶收入改善生活環境。

  當90年初,行政院農委會大力推行「輔導農村婦女開創副業」政策時,潭子鄉農會「林正長總幹事」就指示搶先爭取計畫,受惠本鄉優良家政班;因此,農會家政指導員就積極爭取,並馬上邀請農委會陳秀卿技正、台中區農改場張惠真小姐與台灣省農會吳柳美課長等長官,到潭子鄉東寶、聚興村二班家政班實地勘查,評估二班是否有能力申請專案計畫,很幸運的我們潭子鄉農會,在農委會第一年辦理農村婦女開創副業計畫,就爭取到2個田媽媽名額,承蒙上級長官的厚愛,賜予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首先,介紹潭子鄉田媽媽第一班「潭子鄉這群金雞母」,早在89年,這一班經過專案計畫「營農婦女班」訓練後,就積極朝農產品加工方向發展,而農會也安排專業訓練及農委會的農民第二專長訓練,即不斷利用潭子鄉各種農特產做加工,且羅美蘭班長帶領14名班員,天天實驗做筍包,經過6個月不斷的重複修改菜單配方,並嚐試口味是否為符合大眾之喜愛,辛苦耕耘終於得到了相當的回報,目前每月營業額高達上百萬元,真可稱得上是大豐收呀!

  在90年時,這一班搭上農委會-田媽媽的行列,使其營運更加穩當,讓羅美蘭這群姐妹時時感恩,農委會與農會的照顧,但這一路走來,並不是艷陽高照,其中經歷幾番風雨洗滌,剛開始曾為了選擇何種農產品而傷透腦筋,經過農會建議,採用潭子鄉最大宗農產品-麻竹筍為主要加工食材。首先,談到這皮的製作,如何與「竹山筍包」區隔,這裡頭的學問可就大了!要創造一個符合大眾化口味的包子,特別就在於外型不但是要美觀,咬起來更是要Q Q軟軟的,另外最最重要的是不傷腸胃。因此,我們試遍了許多太白粉、糯米粉、水晶粉、玉米粉…等,就只差是沒有試過「SKⅡ蜜粉」。最後終於讓我們研發成功了史上獨一無二的筍包,秘訣是西谷米加在來米米漿製成,熱熱的吃是Q軟Q軟,冷冷的吃是Q脆Q脆,各有不同滋味;筍包的內餡是採用本鄉的麻竹筍,取材既新鮮又方便,筍包內百分之90是筍丁,百分之10是香菇末、瘦肉末及獨家香配料。它是一項高纖維、低脂、低熱量的點心,筍包就是那麼Q、那麼軟、那麼漂亮又好吃、「擱不傷胃哦」!。

  「欣燦」是潭子鄉農會農產品品牌名稱,取「珍珠竹筍包」是因早期筍包採用人工製作,其筍包表皮的西谷米在蒸熟時呈現一粒粒顆狀如珍珠般晶瑩剔透,是名為潭子鄉農會「欣燦珍珠竹筍包」。

  創業初期,農會家政指導員就建議東寶村家政班做家庭式小型加工,發展本鄉農產品特色,借用羅班長提供自宅當加工地點,原本生產筍包是由這班15名班員,從每天用手工製作300粒起,到打通「外燴商」這條行銷路線後,訂單接到手軟,現已使用小型機械代替人工增加生產量,羅班長的客廳不再有電視、沙發、茶几等傢俱,而被包餡機、成型機、排列機等加工設備所取代,真是符合早期政府的「客廳即工廠」之政策。

  每一項好產品要如何推銷?誠如電視上所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起初我們的行銷路線,即從好朋友開始推銷再到早餐店試賣,慢慢的覺得業績有點推不動,因早餐店的回收量比訂貨量高,於是我們趕緊開會檢討研究改變行銷路線,決定試試「外燴商」辦桌的點心需求路線,皇天不負苦心人,讓我們打通這條「外燴商」鮮活的行銷路線,至今我們每月營業額平均保持1.000.000元~1.200.000元間,大月甚至高達1.500.000元~1.700.000元。

  本班為追求現代人注重「吃的品質、吃的健康、吃的養生」的條件,在農委會陳秀卿技正、農改場張惠真指導下,開始研發「抹茶」口味的筍包含抗癌及抗自由基的成分;「南瓜」口味可預防攝護腺腫大;「山藥」口味可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所以,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保養身體,請品嚐潭子鄉農會「欣燦珍珠竹筍包」,有空請來潭子鄉參觀田媽媽第一班,看一看這群金雞母,在客廳如何下金雞蛋-筍包。雖然我們沒有豪華的門市,但我們有良好的衛生習慣與設備,雖然我們個個是農婦,但我們相信認真的女人最美。真心期待農會與田媽媽,能繼續永續經營、互映輝煌。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