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漁業產業建設
一、環境預測及問題評析國際間環保意識抬頭,海洋生物資源保育已成為世人共同關切的課題,由於全球海洋漁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經達到飽和程度,如何確保漁業資源永續利用,成為漁業發展之重要關鍵。此外,WTO新回合談判有關漁產品貿易自由化及漁業補貼議題、國內漁業勞動人口趨於老化,以及兩岸漁業問題等,亦應及早因應。由於國內外漁業環境急劇改變,台灣漁業的競爭條件逐漸式微,必須加強產銷競爭優勢,提升漁民收益,改善漁民生活品質,兼顧資源保育與生態環境,才能維護漁業永續發展。 二、既有相關政策、策略及計畫之執行檢討(一)依據「養殖漁業輔導方案」與「地層下陷防治執行方案」,改善養殖漁業生產環境,已劃設養殖漁業生產區42區,開發養殖水源整建公共設施,並導引產業往種苗生產與鹹水養殖發展,同時積極推動海上箱網養殖,養殖魚塭面積已自民國80年之53,641公頃減為88年之44,338公頃,減幅為17%,養殖漁業地下水使用量已自80年之24億立方公尺減為88年之11.6億立方公尺,減幅為52%,海水養殖與淡水養殖產量比重由4.0比6.0調整為4.8比5.2,已完成第一階段產業結構調整,奠定產業再發展之基礎。 (二)依據「漁業發展方案」與「第三期漁港建設方案」,投放人工魚礁135萬立方公尺,改造漁場環境放流種苗6,921萬尾(粒),增殖漁業資源,改善漁業資源枯竭現象。同時,增修闢漁港公共建設,計辦理93處漁港基本設施修建改善,提供沿近海漁業良好作業基地,並推動漁港功能朝多元化發展,輔導發展海上娛樂漁業,導引沿近海域多元化利用。未來為創造永續經營環境,仍需更積極推動與採取創新的策略與措施。 三、發展目標、實施策略及措施漁業產業發展目標在「推動對外漁業合作,確保漁業經營優勢」、「復育漁業資源,促進海域多元化發展」、「推動永續養殖漁業,創新漁產品行銷通路」及「提升漁業人力素質,培育漁業人才」,並研擬推動以下之實施策略及措施。 (一)推動對外漁業合作,確保漁業經營優勢 1.積極推動對外漁業合作,履行責任制漁業: 2.調整海洋漁業產業規模,削減過多之漁獲能力: (二)復育漁業資源,促進海域多元化發展 1.復育漁業資源: 2.加強沿近海漁業資源之合理利用與管理: 3.發展娛樂休閒漁業,促進沿近海漁業轉型: 4.提高漁船泊靠安全度,推動漁港功能多元化發展: (三)推動永續養殖漁業,創新漁產品行銷通路 1.加強養殖漁業公共設施建設,營造優質生產環境: 2.發展具競爭力多元化養殖事業: 3.建立漁產品牌與促銷推廣體系: 4.創新漁產品行銷策略: 5.建構魚貨調節穩定魚價機制: (四)提升漁業人力素質,培育漁業人才 1.加強漁業人才培育: 2.加強漁業人力培育訓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