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香草傳愛的吳文平
文.圖/何素珍
為一圓香草夢, 37 歲的吳文平棄工轉農,帶著一群弱勢青少年員工,花 6 年時間打造一座香草農莊,自立後的吳文平,帶著員工合力認養憨兒,照顧無依老人,助憨兒在香草世界站起來,讓失親老人在香草天地遇到愛。
這條香草之路走得漫長,員工小忠說,整個園區除了主體建築外,不分男女,大夥合力搬石頭、扛大樹,一磚一石堆疊出這座香草樂園,讓這處原本只是屏東縣里港鄉河堤旁的小餐廳,去年獲得農委會核準通過成為休閒農場。
遊客一走入這個香草世界,步行在河岸的落日公園、香草栽培區、觀景台及生態教育區,在各式香草的洗滌下,五感立即有了回應,連緊繃的肌肉也不自覺的放鬆。
這座農莊的特色,就是有一支香草部隊,員工多達 50 多名,且年紀多在 30 歲以下,其中有 30 幾名是單親、隔代教養、中輟生、身障者或父母是瘖啞者等弱勢青少年,這群充滿的活力生力軍,揉合在香草中,領著學生或遊客製作香草香包、天然防蚊液等各式 DIY 活動,這股熱力的讓香草味份外濃郁。
吳文平說,他在面試時,總會優先錄取這些來自弱勢家庭的員工,只是希望給他們自食其力的機會,努力將園區營造成一個大家庭,讓這些弟弟妹妹們從工作找回自信,在同伴身上找到關愛。
不像一般老闆,只要員工盡力為餐廳賺錢,吳文平不僅鼓勵員工進修念書,甚至協助員工培養第二專長,當他得知員工會製作中草藥手工皂,立刻在餐廳挪出一個空間,主動為她行銷打廣告,一心希望員工的副業能成功,老闆這樣的度量讓員工服服貼貼,讓員工的流動率極低,常常有員工休假沒地方去,又主動回到園區幫忙。
吳文平像是母雞帶小雞,常帶著員工一起做公益,從 6 年前起,園區每月捐 5,000 元,認養 10 名伯大尼院生,約有半數員工加入這項認養計畫,至今未停。
許多員工在這片香草園中找到生命的方向,有一名少女從小失去母愛,吸菸又輟學,直到進入「薰之園」工作,吳文平鼓勵她復學,打工賺取學費,不足部份由園區支應,這位少女復學後,成績維持在第 1 、 2 名,畢業後留繼續在園區工作。
在園區工作已經 3 年的婷婷說,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力助人的感覺很好,她說,每個人的能力雖然有限,但聚沙成塔就是一股力量。
除了認養憨兒,吳文平經常出錢出力,協助弱勢團體辦活動,為老人募款,或讓失智、失能、失依的三失老人吃香草餐,體驗種香草的樂趣。
有一回他與志工探視一位 97 歲的獨居阿嬤,吳文平特別燉了軟綿的豬腳麵線和麻油雞為老人驅寒,老人捧著熱騰騰的湯,深深吸入香氣,濃得化不開,但卻捨不得吃,吳文平餵阿嬤一口一口的嘗鮮,要老人家儘量吃,只要阿嬤想吃什麼,吩咐一聲,他就會送到家裡來。
他握住阿嬤佈滿皺紋的手,阿嬤接收到溫熱的體溫,冰冷的手總算一點一滴暖起來,笑容也開始變多了,甚至唱起少女時代的七字調。
雙眼失明的阿嬤,不斷用雙手觸摸著吳文平的臉,想仔細記下這個總是幫她送好吃的年輕人模樣,其實,這位香草青年的愛,早已不露痕跡的烙在老人心底。
創世基金會社工員余雪如說,每次辦活動缺經費、缺場地、缺人力,總是第一個想到吳文平,他總是阿沙力的出手相助,有回全縣獨居老人年終聚餐活動,經費短差很多,在籌措不到經費下,只能向吳文平求助,沒想到他毫不考慮答應幫忙。
余雪如說,每次有困難就找吳文平,總覺得佔了他太多便宜,她感嘆,世上像吳文平這樣的人若能多一些,應該會讓這個冰冷的社會暖和些。
吳文平卻是不以為意說,這些東西大多是現成的,最多是花一些食材的成本,只是舉手之牢,不足掛齒。
( 本篇僅刊登部分圖片。原刊載:高雄區 農情月刊第 140 期 98 年 5 月 )

吳文平 ( 右 ) 煮軟綿綿的豬腳給年逾 90 歲的老阿嬤品嘗

吳文平 ( 左三 ) 指導無依老人種香草 |
![]() |
![]() |
98-09-22:1,003